中國大陸在液晶面板產業的銜枚疾進,正改寫其電子信息產業“缺芯少屏”的一貫尷尬。
9月11日,記者從此間舉行的“2013平板顯示高峰論壇”獲悉,目前中國大陸已建和在建的面板生產線達21條,總投資約2000億元,年生產能力將達5000萬平方米。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向記者透露,華星光電正籌劃建設第二條生產線的可能性。京東方則為其在合肥、鄂爾多斯、重慶等地的多條在建生產線拋出了高達460億元的募資計劃。
從京東方2003年的北京五代線算起,中國本土液晶面板正好歷經10年。
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院士歐陽鐘燦表示,10年來在“三國四地”(韓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競逐中,本土平板顯示產業技術不斷進步,成本不斷下降,逐步緩解了“無屏之痛”。
市場咨詢機構Display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大陸面板在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9.9%,首度追平日本,成為繼韓國、臺灣地區之后的第三大平板顯示生產地,預計2014年市占率可望達18.6%。
國產液晶電視面板自給率則超過了30%。華星光電研發中心產品開發副總監郭儀正透露, 2011年,中國六大家電品牌的電視面板向海外采購的比例仍高達96%。到2013年上半年,六大家電廠的海外采購比例已經降至69%。
液晶面板本土配套在改變彩電、手機、筆記本等下游終端產業以往幾乎完全依賴進口屏歷史,同時也讓京東方、TCL集團等在液晶面板上的投資苦盡甘來。今年上半年,京東方凈利潤達8.6億元;華星光電凈利潤為8.9億元,為整個TCL集團貢獻了約83%的利潤。
就在中國大陸液晶面板產業苦盡甘來之際,“過時論”、“過剩論”也不時響起。事實上,京東方7月底公布為其多條生產線募資460億元的計劃時,就一度引發外界爭議。
“未來幾年內液晶面板的產能都不會過剩?!本〇|方副總裁張宇對記者表示,根據京東方對全球面板供需的測算,液晶面板的供應尚存缺口,“當然在一定時期內,電視、筆記本、手機等不同用途的面板可能會有結構性的供需失衡”。
此外,目前中國大陸已建、在建的液晶面板生產線主要是TFT-LCD技術,而三星、LGD等從2009年開始就對外宣稱將投資轉向AMOLED。
對此引致的“過時論”,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認為:TFT-LCD和AMOLED之間的技術相關性和資源共享性高達70%,這兩項技術的基礎都是半導體,后者只是前者的延伸和發展,“多種半導體顯示技術一定會長期并存”。
張宇表示,目前AMOLED生產線的良率很低,導致成本很高,尤其無法在大尺寸領域普及。目前京東方已建、在建的7條生產線中,僅有鄂爾多斯的一條5.5代生產線采用AMOLED技術。
王東升援引Displaysearch數據稱,全球顯示產品年市場總額2012年為1231億美金,2020年預計為1945億美金,平均年復合增長率為5.9%。其中,TFT-LCD仍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