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著力打破鎮區之間行政限制,促進專業鎮與周邊鎮區的產業協作、分工,加快打造由產業輻射形成的經濟區經濟。近日,該市古鎮、橫欄兩鎮簽署“共同推進中山燈飾產業協作發展框架協議”,互補資源優勢,加快突破產業零散、資源短缺的“天花板”,推動燈飾產業集群從古鎮到橫欄的跨鎮擴容。
10月18日至21日,以“讓燈都更亮,讓燈都更綠”為主題的第十二屆燈博會在中山市古鎮燈都會議展覽中心舉辦。3萬平方米的展場,吸引了550家燈飾企業參展。除常規展覽外,古鎮與橫欄在燈博會上簽訂了“共同推進中山燈飾產業協作發展框架協議”,共同打造集營銷中心、技術中心、制造中心、創新中心為一體,面積超100平方公里的照明燈飾產業集群。“隨著燈飾產業的蛋糕越做越大,專業鎮自身的資源日趨緊張,產業溢出效應越來越明顯,因而與周邊地區逐漸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集群,將是專業鎮產業升級發展的必由之路。”古鎮鎮委書記余錫盆說。
加強區域合作,是中山市謀求專業鎮經濟轉型升級的一項切實措施。據悉,2011年,中山提出構建“全域中山”,將全市劃為6個經濟協作區,加快優化鎮區產業發展的結構布局,推動經濟發展由行政區經濟向經濟區經濟轉變。“我們將打破各鎮區‘各自為政’的諸侯經濟模式,通過建立健全協調機制和補償機制,成立‘項目超市’,將有特色的項目與土地指標進行鎮區之間統籌發展,從而實現要素的優化配置、資源的高度集聚、分工的相對明晰。”中山市市長陳良賢表示。
截至目前,中山火炬開發區與南朗鎮、火炬開發區與板芙鎮、南頭鎮與阜沙鎮、古鎮鎮與橫欄鎮已先后簽訂經濟協作框架協議,圍繞其特色產業,互補優勢資源,共同促進產業集群突破土地、資源等發展瓶頸,實現跨鎮融合發展。
享有“中國燈飾之都”美譽的古鎮,面積僅47.8平方公里,直接從事燈飾照明的企業達8000多家,相關企業達4000多家。其燈飾產品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是我國最大的燈飾生產銷售基地和專業市場。近年來,隨著產業規模越做越大,古鎮日趨飽和,土地、勞動力等多項成本不斷上漲,燈飾產業逐步從古鎮溢出,開始“照亮”周邊多個鎮區。
在燈飾企業“廠店分離”的趨勢帶動下,毗鄰的橫欄鎮“近水樓臺先得月”,迅速發展成為燈飾照明產業生產制造基地,燈飾企業增至2000多家,約占全鎮工業企業總數的60%。而作為燈飾產業的核心區——古鎮,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中,通過引進產業人才、完善服務配套設施,推動產業鏈條向研發設計及營銷服務兩端延伸。
“未來,古鎮將向打造成為全球營銷中心、設計中心、技術中心、品牌提供服務中心的企業總部集聚區方面發展,橫欄則向建設成為全球燈飾照明產業生產制造和研發中心方面努力。”余錫盆說,古鎮和橫欄兩鎮將進一步加強協作分工,完善功能布局,并通過推動兩鎮與產業協作相適應的交通融合,借助沙古公路、古神公路、中江高速等快速干線區位優勢,整體規劃路網布局,形成跨鎮燈飾產業大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