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CHINASSL2013)的標準與檢測峰會上,曾就光生物安全、可靠性、互換性以及測試認證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熱烈交流和探討。
近年來,國內LED發展迅速,整個產業過度關注LED的光效、價格以及節能效果,而往往忽略了LED光輻射的危害。其實這些輻射光源,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比如主要以藍色LED作為光源的智能手機、筆電等產品的屏幕。
當藍色的LED第一次使用在消費類電子和電腦組件中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它的效果太眩了,因為當時它是獨一無二的。如今,LED暴露出很多讓用戶苦惱的問題。比如,LED燈發出的白色光中有很大比例的藍色光,這種藍色光會對視網膜細胞造成損害。與成人相比,兒童對此更加敏感,因為他們的晶狀體還處在逐漸發育的過程中,不能和成人一樣過濾這種藍色光。此外,LED還有其他特性:它的照明度很強,有時會導致目眩。
幾年前,美國軍事健康保護和預防醫學專家David Sliney博士就指出,由于藍光LED具有比紅光和綠光更長的波長,藍色要比綠色和紅色來給人們帶來更多的不舒適。也有研究表明,藍色LED發出的藍光是引發眼睛干燥/疲勞、且會影響睡眠質量的禍首。
由于LED的顯著節能效果和使用壽命長的特點,LED節能燈具正走向普通家用照明,在此之前,它的光輻射安全檢測必須及時跟進。
解決這個問題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標準化。科學適用的標準可以使不合格LED產品無處遁形,同時也能為人們安全使用LED產品提供指導,還可對整個LED產業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歐美等發達國家很早以前就開始在關注LED光輻射對人體的作用,從燈具設計上著重考慮降低其危害性。國內也有少數企事業單位較早的關注了LED光輻射安全,例如,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不僅進行了大量相關的研究,還積極推動LED光輻射安全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從國家標準的高度上來引導和規范整個LED產業的健康發展。
CHINASSL2013上,來自日本、中國、德國的大學、科研院所以及國際領先企業的專家、學者、教授等,分別就“基于外觀評估的評估方法”、“LED照明的眩光評估”、“LED路燈眩光的評估”等與LED光品質有關的主題展開探討。來自宇都宮大學Miyoshi Ayama教授在這個領域有豐富的經驗,她分享了這一領域內的研究成果。為了改善眩光問題,Ayama教授表示,“就現有的標準我們缺乏足夠的數據,對如熒光燈及其他的光源,我們要進行有關亮度方面的平衡,研究的目標是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指數對這些數據進行測量,我們需要看他們的空間是如何分布的。”
LED有眩光感覺,在路燈上有時候對駕駛員造成干擾。復旦大學林燕丹副教授表示,從他們對于眩光的了解而言,認為主要是亮度方面不適當所導致,如果對亮度設計恰當,就有可能來避免人們發出這么多的抱怨,這也是他們進行研究的出發點。
CIE(國際照明委員會)空間光譜輻射測量技術委員會主席、遠方光電科學研究所所長潘建根的觀點是,光輻射安全的確存在,但在解決了顯色性、眩光問題以及選擇正確的色溫后,LED不會有危害。
很多公司也正在積極研究LED的光效作用,力圖發揮它對人體有益的一面。比如,日商昭和電工(Showa Denko K.K.)已研發出可將藍光刪減95%的LED芯片產品,使愛玩智能手機的低頭族少受傷害。
飛利浦公司和大學研究機構合作也作了一些研究。帶藍光的白光會影響人們的生物節律,如果藍光越多的話,褪黑素就會越少。如果光源能夠調節,學生的注意力會增加。利用光源對人們生物節律的影響,可以挖掘LED照明的潛力。
有一首歌詞這樣唱著:我想著你的美…還有我陪你喝過的苦咖啡…….。我想,在LED走入千家萬戶的前夕,也可以對LED節能燈說:我只想留著你的美,不帶有眩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