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能否取代傳統照明?這不是個新問題。數據顯示,今年全國LED照明行業產值達2000億元,預計明年將躍升至3500億元。取代似乎是再明顯不過的“將成事實”。在日前剛完成新三板上市的上海鼎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勝看來,隨著LED照明技術的演進和價格走低,取代傳統照明已是大勢所趨。但要完全取代,除了技術和價格,改變LED照明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建立價值標桿,仍是當務之急。
發揮封裝優勢
在國內LED產業篳路藍縷的過程中,鼎暉科技的曲折探索,或許是頗具代表性的范本。這家滬上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LED照明企業目前已擁有4萬余平方米生產基地,年產值8000萬元,但在LED市場中卻險些折戟沉沙。
李建勝回憶說,2000年以前,鼎暉主要在LED顯示屏上發力,雖然市場需求量大,但企業不成規模,且需求不具備連續性,生產趨于散亂。李建勝說,“在2000年左右,鼎暉的投資成本和利潤幾乎化為泡影,公司險些被壞賬和欠款拖垮。”
2004年鼎暉科技開始大舉進軍LED照明行業。2006年,公司申請到國家科技部863計劃LED封裝項目,此后,產品又被2008年北京奧運會選用。如今,在上海城隍廟、世博主題館、延安路高架、南浦大橋及蘇州河沿線十座橋梁等地標上,都采用了鼎暉的LED照明產品。但在為地標項目制造燈具的過程中,李建勝發現,由于公司不具備下游燈具的渠道優勢,雖然做出了口碑,盈利卻并不明顯。在LED燈具的“百團大戰”中,鼎暉開始抽身而出,發揮在產業鏈中游的封裝優勢,以光源供應商身份出現。
在LED照明產業鏈中,上游企業制造發光的芯片組件,中游封裝企業將現成的芯片做成集成電路,再賣給下游的燈具企業。目前,中游封裝已占整個產業鏈的25%-30%左右。其中,鼎暉重點開發的基于COB技術的LED光源模組已獲階段性成功,將在明年年初量產。經過這種技術,LED光源可配合各種形狀的燈具。目前,已有60%-80%的封裝企業選擇向COB技術轉型,這也成為國內LED照明的新趨勢。
堅守質量底線
業內人士分析,從光量而言,一只白熾燈每瓦15個單位,一臺LED燈具能達到其10倍之多。未來,對光的品質要求會日漸多樣,LED照明也將進一步走入家庭。但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劣質產品,這是行業目前遭遇的瓶頸。
如今,走進燈具賣場,品牌廠家的LED燈具已隨處可見,價格也更為親民。但由于產能過剩,大量LED燈具競爭慘烈,不惜大打價格戰,產品質量因此也有所犧牲。李建勝說,“以犧牲品質為代價的價格戰,會做壞LED照明市場的口碑。在消費者不明就里的情況下,決定購買的因素只能是品牌。”
因此,鼎暉科技對封裝工藝的管控非常嚴格,有選擇性地承接一些高端業務,期望打造自身的品牌。在同一級別產品價格較國外大牌便宜40%-60%的基礎上,務求品質能夠比肩。在新三板上市之后,鼎暉科技也告別了此前依靠自有資金“低速慢跑”的狀態,希望通過機構投資人的注資,進一步維系中高端市場的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