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79年愛迪生發明第一盞白熾燈,到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LED日光燈,經歷了幾代人的努力奮斗。20世紀初,LED作為一個朝陽產業,我國無論從政策法規還是財政獎勵上都給予了LED發展的大力支持,為LED照明事業開了一路綠燈。
2006年初,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高效節能、長壽命的半導體照明產品”被列入中長期規劃第一重點領 域(能源)的第一優先主題(工業節能),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 其中列出了許多相關產業政策的實施領域和方向。
作為一項新興的戰略性產業,半導體照明受到了來自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從國家863計劃半導體照明工程項目到6部委聯合發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再到2013年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征求意見稿)》現在醞釀中的“十二五”規劃,國家對新興產業的支持也越來越明顯。而企業獲得的政府支持和財政補貼居首位,其次是研發支持。業內人士認為,財政補貼可以一定程度上使半導體照明得到推廣,有利于帶動企業不斷的投入改進技術,降低成本,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最終促進產業發展。
時至今日,LED產業發展真的那么順利嗎?“我認為再過一兩年,等到LED普及到全世界,江門絕對會成為中國的光谷。”2010年5月17日,廣東真明麗集團技術總監葉國光語出驚人。3年過去,葉國光預言未成為現實,而據了解,江門LED產業龍頭真明麗集團已陷經營困境,近3萬員工如今只剩約2000人,企業轉手傳言不斷。
LED布局初步完成
LED產業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節能環保兩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這個產業的全球起點幾乎是相同的。當綠色成為一個時代的標簽,這幅LED產業布局圖給市場帶來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誰能想到LED照明產業規模之大、發展速度之快,最初的起步卻是無心插柳?據悉,LED照明最初于2003年出現在寧波的小商品市場上。此后,奧迪公司把LED應用在汽車尾燈上的創舉啟發了大家。
我國LED行業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過近3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一個產品門類比較齊全、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市場需求十分旺盛的朝陽產業。近年來,LED產業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促使全國LED廠家不但產量增加,而且產品科技含量也不斷提升。LED封裝和應用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同時實現了LED外延片和芯片的自主生產,國產率逐年提高。按照2010年照明研發產業聯盟公布的數據,2010年LED芯片的產值約為50億元,LED封裝行業產值約為250億元,LED應用行業的產值約為900億元。我國也大力支持LED產業的發展。在《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十二五”規劃思路》,2015年LED行業的產值將達到5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42%。
2011年LED產業正處在急速上升期,在繼大連、揚州、上海、南昌、深圳、廈門、石家莊7個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之后,又有天津、杭州、武漢、東莞、西安、寧波6個城市相繼獲批成為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同時,許多地方政府也相繼通過制定一系列法規,出臺政策扶植地方LED產業發展。我國的LED產業“四處開花”,基本形成了以環渤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江西和福建四個地區為主的LED產業區域。
LED因何遇到瓶頸
自2011年11月國家發改委公布我國淘汰白熾燈路線圖以來,政策紅利讓LED產業發展迅速升溫。但是隨著LED市場逐漸達到飽和狀態,競爭日趨激烈,2012年以來,LED產業似乎在走下坡路。原因何在?
據調查了解,缺乏核心技術、產能過剩、投資過熱等情況的出現,讓我國LED產業面臨發展瓶頸。由于國內市場飽和,越來越多的LED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一時間,出口成為LED產業發展的新方向,但是,一味依靠出口并不能讓LED產業實現長久發展。
目前我國的LED產業的確存在一定的問題:發展基礎薄弱,監管起步較晚,產品附加值較低的現象尚沒有得到根本性轉變,加速提高我國LED產品的技術創新能力、加強行業研發的產、學、研聯合,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目前的LED產業格局就如同“春秋戰國”時期,這種格局對產業的長遠發展不利。LED產業基地沒有能夠形成產業合作發展模式,產業鏈沒有形成互動,從各省市到各企業都是單打獨斗,行業間的競爭很混亂。而在這種格局下,地方政府的推手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因素。而更讓人擔心的是,各地目前已經形成的LED大干快上的格局,最終將導致企業間的價格競爭,這種現象已經被市場得到證明。而另一個需要引起產業政策制定部門重視的因素是,一些在各種照明展會露面的新產品已蒙上舊塵。
政府政策給予了大力支持,那產業和市場是否規范了呢?目前的環境下,單靠政府主管部門的產業政策也許并不能解決綠色照明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和暴露的一些問題,必須通過國家立法來規范。
從2012年開始,LED上游的投資過熱造成了價格的迅速下降,下游企業競爭激烈,造成了一部分企業的關門。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今年。大多數LED企業技術缺乏,芯片等核心部分,高度依賴進口。企業沒有研發實力,依靠抄襲,大打價格戰,使原本不規范的市場更加混亂。加之政府扶持,不但不能解決行業投資過熱的問題,甚至有反效果。
各地政府這些年在LED產業上的各自為政,已為現今的產能過剩埋下了隱患。有數據表明,2009年,LED上游芯片還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到了2011年,已經出現明顯的供過于求。如同其他新興產業一樣,LED產業產能過剩實際上是結構性的,主要表現在下游低端產品過剩,而上游高附加值的產品不足。
此外,國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目光盯在了LED產業,造成嚴重的產業結構失衡。數據顯示,國內從事LED產業廠商高達4000余家,且現階段LED產業結構處于失衡形態。2012年中國大陸整體LED產值雖達2059億元,但其中1590億元屬于下游終端應用,占比77.2%,而上游LED芯片產值僅72億元,占比3.5%。這種現象導致傳統銷售代理商在看好行業前景,爭相進入LED領域的同時,卻又在低端產品和高端產品之間躊躇不定。
重在研發 重組結構
目前,我國LED應用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其中LED顯示屏行業區域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其中深圳是我國LED顯示屏行業的主要生產基地,占了全國41%的市場份額。同時,我國也是世界LED顯示屏的制造基地。2008年我國LED顯示屏的生產規模占全球的70%,2010年增長到83%。同時,我國LED顯示屏的生產企業也在迅速擴大自己的規模,截止到2010年底,我國LED顯示屏企業年產值超過億元的已達40多家。
作為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之一,在歷經了競相追捧、投資過熱、行業“洗牌”的跌宕歷程后,尚處于發展中的我國LED產業,如何能在新一輪“洗牌”與“競速”中謀得先機?
市場的需求帶動了LED的“登堂入室”,而在科技成果應用推廣方面,科技部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人們熟悉的“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就是科技部在2009年開始推廣實施的。毋庸置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LED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科技的研發,何況我國目前LED技術并不是最先進的。現在國外已經在研究第三代的LED了,但我們的第二代還沒有搞好。長此以往,我國LED產業勢必會受制于人。
政府對LED照明的各項政策補貼和扶持,說明中國普及LED照明的決心。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有專家預測,最快到2015年,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20%,帶動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
除了財政補貼,業內人士認為,從產業發展的現實來看,研發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來自政府的研發支持對于產業發展來說非常有意義,國家層面可以在項目研發或產業化方面支持產業發展,加強產業鏈建設。對產業鏈的建設,專家們建議不僅要加強前后工序的合作,還要加強地域性的產業合作;政府扶持不能單純考慮某家重點企業,而是要把與之配套的產業鏈上下游都考慮進來,選擇與它配套的幾家企業一起進行扶持。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最需要的是擴大試點示范,因為不論是財政補貼、研發支持還是標準制定,國家都已經在大力推進了,而且也看到了顯著的效果。只是試點示范做的還比較少,同時由于運作操作方式不夠成熟,試點示范的效果還沒有顯示出來。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量不足,許多LED生產企業開始開拓海外市場,但一味依賴海外出口并不是LED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筆者認為,要解決LED產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危機,需要從企業自身和政府兩方面著手。從企業自身來看,一方面是要積極拓展國內市場;另一方面是要在加強中低端領域并購重組的同時加大對核心技術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