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前,和平區洛陽道河新里社區的劉守秋老人在家中辦燈展,邀請親友鄰居共賞花燈。81歲劉守秋老人告訴記者,賞花燈是過年的傳統習俗,十年來每逢春節他都與老伴兒一起布展,600多盞花燈造型各異,不僅烘托節日氣氛,還展示出花燈民俗的“發展史”。
走進劉守秋老人家中,仿佛置身于一個燈的海洋,紅色福字燈、熒光筆描繪的“歡慶春節”彰顯出節日氣息。從客廳、臥室到廚房走廊,各種燈飾交相輝映。十年間每逢春節,劉守秋與老伴兒都會利用家中空間開辦花燈展,從除夕至正月十六,市民隨時可以前來參觀。每年新燈替換舊燈,燭火紙燈、照明燈、電子燈、激光射燈、LED燈,花燈的式樣不斷被翻新,燈型更美觀,安全、環保等特點也越來越突出。
“今年,政府提倡環保,建議少放鞭炮,我和老伴兒就用家中的舊材料制作了一盞電子鞭炮。”劉守秋老人一邊說著一邊擰開開關,由百余個LED小燈串成的電子鞭炮,瞬間閃閃發光還發出噼噼啪啪的鞭炮模擬聲。劉守秋老人告訴記者,他很喜歡制作花燈,燈盞中的花燈既有他自己制作、改裝的,也有他和老伴兒逛街時購買的,“買的燈一般都具有技術先進、工藝考究等特點,我自己制作的燈更追求廢物利用的環保理念。”劉守秋老人說。
今年燈展共展出吊燈、地燈、壁燈、射燈、座燈等20多種近600盞燈,其中大部分燈頭使用的都是節能燈、LED燈,并且每組燈都獨立控制,嚴格控制花燈的總功率,耗電量比平時多不了多少。劉守秋老人告訴記者,每年燈展都是他與老伴兒一起布置,這也是老兩口晚年生活的樂趣,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的家庭燈展會一直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