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跳槽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個人都會按照自己的職業發展節律去考慮何時更換工作,跟旁人關系不大。但現實生活中,一年的十二個月里,確實有那么三兩個月,跳槽現象比較普遍且特別活躍,而有的月份則相對平靜。
而與商業旺季的“金九銀十”不同,在職場廝混的人跳槽講究“金三銀四”。所謂“金三銀四”,指的正是三四月份職場的最火爆:三月,與春節和春運緊接,是人才招聘的最高峰期,人才市場都是人滿為患的,稱為“金三”;緊伴隨而來的四月稱為“銀四”。久而久之,“金三銀四”成為了春節后的最佳跳槽時機。
那么,如期而至的這個“金三銀四”,對用工荒頻發的照明燈飾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經歷了最難就業季和2013年的用工荒,也有些人經歷了一罐“雞精”般感人的年終獎,轉而邁進令人有所期望的2014。照明行業中的“金三銀四”也伴隨著它們,來了。“物價上漲”、“想要更好的薪水”、“沒有得到加薪或加薪幅度太小”、“對公司或行業的發展信心不足”、“得不到領導的器重”、“公司制度不規范”、“同事之間關系復雜”......林林總總、莫衷一是的離職原因如馮小剛的春晚,讓人五味雜陳。
開春跳槽正當時?
在人頭涌涌的招聘會現場,除應屆畢業生外,不難發現,還有相當一部分入職不過一兩年的職場“菜鳥”,據了解,他們中有的是已經跳過好幾次槽,有的甚至是一年換了幾份工作。
記者粗略查詢,今年開春以來,僅僅3月份的上半段,在中山地區舉行的各種招聘會就有將近30場,招聘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行業,主辦單位包括中山智通人才網、博天人才市場等多個大型人才招聘企業。
從統計來看,年底和年初是離職、跳槽最“旺”的時候,能比二、三季度高出30%左右。年底離職多半是一些中高層的變動,如照明燈飾行業,年底需要盤點、總結,尤其是銷售,年底壓力大,任務完不成,或許就走了;而節后離職多半是節前“忍”的結果,為了年終獎、帶薪長假,再觀望一下升級升職的機會。
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嘛,播種付出的季節,尤其重要,甚至決定了全年的收獲。對于打工者來說,去年辛苦工作了一年,春節之前,總結做完了,得失看清了,企業豐厚的年終獎已經陸續發放完畢,“算賬”過后可謂一身輕松,員工具備跳槽的資本,而損失和成本也最小,在經濟上已經沒包袱,謀劃已久的跳槽計劃正好可以在這個時候執行了。
同時,一場接一場的招聘會更是把職場人的心撩撥得蠢蠢欲動。于是乎,迂回作戰、直奔目標、瀟灑“裸辭”......令人眼花繚亂。
此外,大多數企業在年后新的計劃是調整工作狀態,很多時候需要立刻招聘大量擁有工作經驗的人才。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年后勞動力市場的階段性繁榮,也為求職者創造了跳槽的有利條件和更多的就業機會。
跳槽漸趨理性 90后成關鍵詞
照明燈飾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員工穩定性差,員工流失現象突出,且員工隊伍參差不齊,低學歷比重大,直接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員工頻繁的流動不僅增加自身的求職成本,同時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也帶來不利影響,為穩定企業架構,促進行業發展,研究人員流動率及強化穩定性,對燈飾企業、對照明行業、對整個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據調查數據顯示,2007年初,就有37.65%的受訪者計劃春節后到新的企業上班,而且“跳槽”或計劃“跳槽”的比率在逐年上升。其后的2008年的跳槽率為17.4%,2009年的跳槽率降至14.2%,此時正直金融危機中,跳槽率略有下降。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的2010年春節,人才爭奪戰再次打響,而且規模更大。2013年初,有32.64%的受訪者完成了跳槽計劃,相比2012年的29.93%有增無減。另外,3月以來已跳槽或者有跳槽想法的員工占調查總人數的78%。其中工作年限在1~2年的員工跳槽意愿最為強烈,他們當中有54%的受訪者表示有跳槽的想法。另外,調查還顯示,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員工跳槽意愿要高于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的人:工作經驗在五年以下,有跳槽想法的員工占該工作年限總調查人數的52%;而工作年限在五年以上的人,有跳槽想法的員工占該工作年限總調查人數的45%。
2014年,“金三銀四”求職招聘旺季使得無論在職的還是已經離職的員工都蠢蠢欲動。調查顯示,29.8%的受訪者表示已經完成了跳槽,相對2013年同期下滑了些。還有30.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已經開始通過招聘網站、熟人介紹等形式開始尋找新的工作機會。超過30%受訪者表示雖然有想法,但沒行動。僅有11.6%的受訪者明確表示壓根沒有跳槽的打算。而這11.6%的受訪者里面,工作年限長的員工占83.7%。
但總體來說,“90后”的跳槽意愿要高于前輩,有跳槽意愿的比例要達到68%,新進入職場的90后對“現實與理想的落差”最為敏感,隨著對工作的逐漸了解,他們也越來越認識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是什么,隨著認知的豐富,敢想敢干的90后跳槽意愿也就隨之提升。
事實上,“跳槽”現象在社會中普遍存在著。對于企業老板們來說,如果能夠找到員工們“跳槽”的癥結所在,一切都變得迎刃而解。無論是數據顯示,還是個人訴求反應,現在跳槽已經不再像以往般“沖動”,由此可見,目前,不少員工對待跳槽問題已然日趨理性。
“裸辭”來臨,“騎驢找馬”時代out了
走訪某招聘會時,記者發現,今年的跳槽季與往年相比提前到來一個月,多數跳槽的都是一些“80后”、“90后”,跳槽的主要原因,一是從業合同到期,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后,準備另謀高就;二是由于不喜歡目前從事的職業,準備換工作。更有甚者,不惜“裸辭”來獲得“跳槽”的機會。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越跳越高固然好,如若事先沒有做好準備,栽個大跟斗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但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在被采訪的招聘會求職者中,逾五成人為“裸辭”跳槽,這和以往以“騎驢找馬”跳槽為主的情況大相徑庭。
記者翻查各大資料發現,曾有這樣一個樣本調查:取4300份有效樣本,歷時2個月,涵蓋廣東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四個城市在內的共計11個城市的調查區域,有高達52.4%先辭職后找工作的“裸辭”者,這和以往盛行的“騎驢找馬”情況相去甚遠。而表示“有職,想跳槽”及“有職,想看看行情的”的,分別只占13.17% 和7.25%。
對此,人才市場工作人員陳小姐表示,在以往,春季跳槽以“騎驢找馬”者居多,通常占30%左右;但今年開春以來,情況不一樣了,“裸辭”竟然成為跳槽主流。而不少求職者都有一定工作經驗,尤其是一些從比較好的平臺里出來的人,相對來說,他們有學歷,對工作種類、薪資待遇、福利等都有要求。“‘裸辭’之所以成為跳槽主流,與開春以來各地用工荒進一步加劇密切相關。崗位供大于求,工作也相對容易找,‘裸辭’者的籌碼多了。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珠三角地區工作的外來人口較多,他們對于工作地點的要求沒有本地人的高,如果找工不順利還可以換個城市,跨省流動也都可以考慮。”陳小姐說。
由此可見,求職者對于換工作的信心以及他們掌握的信息都比較充足,而珠三角、長三角仍是大部分務工者的首選。
該跳了?還是工作乏味?
(求職者聲音)
薪水待遇是重要考量因素
受訪人:小蕓,1991年生,文員,本科
工作經驗:不滿一年,年薪低于3萬
跳槽心得:珠三角物價飛漲,生活壓力大,薪資、福利很重要
“在珠三角生活成本一點都不比大城市低,然而工資卻沒有大城市‘叫價’得高,像我之前的工作,薪資待遇是3000,包住,但住宿環境非常的差,習慣安靜、干凈的我只能自己租房子,每個月租房500元,吃飯加交際應酬1500元,還要每個月往家里寄錢,賺3000元怎么夠呢?”畢業于江門的小蕓去年四月來到古鎮,她對這個城鎮的第一印象是“除了燈飾,沒別的了,連餐館、娛樂休閑的地方都少。”
小蕓告訴記者,還沒畢業那會兒,就想著在廣東境內找到個差不多的工作就好,其后比較了幾家面試企業的工作環境和薪資水平,發現剛剛離職那家企業相對更好,實際收入更高,同時免費提供員工宿舍,這些都成為小蕓選擇工作時的“憑證”。
“基本上一個月沒有別的花銷,也存不了錢。而且周圍的同事都是工作多年的‘老油條’,人際關系復雜。”
小蕓坦言,就算有多大的晉升空間,連溫飽都沒解決,談何理想?
點評:滿足溫飽后提升競爭力
古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如果運用在今天的職場上,就是你得自己先有能力養活自己,然后再考慮精神層面的追求,比如未來的職業發展、員工培訓等。對于不少剛踏入社會的人來說,“壓力山大”的生活迫使他們不得不薪水為王。
但薪水高也并非王道,也需要找到一個好的平臺施展自己,能否學到東西,讓自己能力得到培養,這份工作有沒有發展前景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所以說,畢業之初的幾年,“菜鳥”們應該先打好基礎,積累經驗,先升值再升職。
積攢人脈 為未來鋪路
受訪人:梁冰,1983年生,門市銷售經理,高中
工作經驗:工作9年,年薪20萬
跳槽心得:往更多人網的地方走
湖南姑娘梁冰來古鎮已有將近6年,2005年畢業后,先后換了三份工作,第二份工作就是朋友的介紹。年薪就從最開始的2萬多元漲到了現在的20萬,已經是翻了10倍。梁冰告訴記者,跳槽成功的秘訣無他,就是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剛畢業那會兒,梁冰在一家連鎖商場當銷售經理,每月薪水加上業績,也有5000多元,但與流動性人群打交道的生活并非他所愛。工作3年多,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本后,梁冰離開了那家連鎖商場。經朋友介紹,梁冰來到了古鎮一家小型燈飾企業當起了門市銷售。
當時雖然薪水不高,一個月加起來到手就2000元,但一來銷售是自己喜歡的職業,二來也能在銷售中積累全國各地的人脈,這與以前在商場做銷售有著極大的區別。以后跳槽,晉升的空間也大。”抱著這樣的心態,梁冰做了跨行業的嘗試。然而不到半年,梁冰再度跳槽。原因是,她看上了一家綜合實力大的企業。
梁冰跳槽后的薪酬加起來有7000元,已經回到了原來畢業時的水平。經過兩年半的努力,梁冰的月薪已經漲到了一萬多,加上獎金、提成和年終獎,年收入達到了20萬元。
點評:機遇總會留給有準備的人
對于不少人來說,頻繁換工作的梁冰是“計時炸彈”。但頻繁換工作是否就是忠誠度不高的體現?不完全是。客觀地分析,如果沒有第二份工作結識的人脈圈,梁冰很難被現在的老板賞識,然而如果沒有第一份工作學到“八面玲瓏”,即便遇到伯樂,她也很難勝任銷售的職務。
任何一份工作,只要用心去做,總會在此過程中有所收獲,其實也是在為下一次機會蓄力。 梁冰是充分考慮到自己的職業規劃,又有人脈圈內的支撐,也衡量過下家的企業的實力與文化,利弊清晰,謀定而后動,實乃職場“跳槽”上上策。
總而言之,如果經過“幾級跳”后,你找到合適的、有實力的、有前途的企業工作,也完全能夠擁有較好的發展平臺和晉升機會,“跳”也值得。
待遇再高,沒有成就感的工作不是好工作
受訪人:Bella ,1985年生,燈光設計公司采購,本科
工作經驗:工作5年,年薪20萬
跳槽心得:尋找工作中的成就感
放棄之前同樣的20萬年薪的花燈采購工作,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工作,對于Bella來說是無奈的,因為她想離家近點,不用每天的為“歸家”奔波。Bella的經歷在不少人看來是可以理解,離家近點,幸福感就會增加。對于很多人來說,Bella這么年輕,就有這樣的待遇,很是羨慕。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今年開春入職新公司以后,Bella沒有感覺到一刻的幸福感。“在這個燈光設計公司,我主要是為客人解決‘燈光’問題,方式是燈具匹配、燈具采購、售后服務。原以為離家近點,工資差不多,我會感到開心點,沒想到一切不如我所愿。”Bella如是說。
原來,在進入這家燈光設計公司以后,她的工作量是3倍的增加,才來新公司不到一個月,她已經沒辦法勝任超負荷的工作量,她說:“在這里,我有永遠做不完的工作,工作總是沒辦法完成,人開始變得沒有成就感、滿足感,只是知道自己不斷在做一堆沒有結果的事情,可是最后又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因為整個公司的流程不完善、部門設置不明確、團隊打造有缺陷、分工不好。我所做的工作跨越三個部門,工作內容也是涵蓋了三個范疇,所以說,工作做不完,自己的價值體現不了,就會沒有成就感,越做越沒勁,感覺沒有了前景。”
此外,讓Bella感到無奈的是,她才來這家公司大半個月,已經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又進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公司團隊凝聚力少,人員流動性大,給不了她安全感。
點評:工作滿意度沒有可比性,見仁見智
跳槽,就如一場戀愛的分手,很多時候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總以為下一個會更好。事實上,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人跳槽之后會后悔。因為在沒跳之前,你會拿新工作最好的一面跟舊工作最差的一面做比較,然而新工作真正“到手”,就全反過來了。
關鍵在于,你是否真正考慮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比如年輕人需要經驗和錢,累點沒關系。女性到了三十歲,想生孩子,為了安穩的節奏而跳槽,錢反倒不太重要。對于追求穩定又需要成就感的Bella來說,簡直是太骨感了。通常,魚與熊掌是難以兼得的,而工作滿意度也沒有可比性:你覺得原先的工作雖然待遇好,但離家太遠了,沒辦法難以繼續下去;但對于其他人來說,不介意地域,他也拿到了高薪,實現了自己的價值,他就有了成就感。
是時候創業了!
受訪人:李濤,1991年生,業務員,高中
工作經驗:工作8年,創業中
跳槽心得:早晚要自己干事情,不能一輩子打工
除了大學畢業生,在照明燈飾行業中,跳槽率比較高的要算業務員了。很多業務員在某個公司一般都干不到一年時間,而且不少業務員在工作幾年后,積累了經驗和資金,就紛紛自己開廠開門市做老板去了。
李濤就是其中的一個。他從事銷售有8年的時間,而有關照明燈飾的銷售大概是5年,他告訴記者:“有了一定的經驗,就應該考慮自己創業。我現在不僅家庭生計有了保障,而且隨著做生意時間的拉長,積累的人脈和懂得東西更多了,這成為了我財產的重要的一部分。”
點評:創業是不錯的出路,但要謹慎為之
也許,很多年輕人會有這樣的困惑:我該不該創業?現在的工作一點都不自由,掙的錢又少,還不如干脆自己干,就算掙得少,就算真的很辛苦,風險也大,盈虧都有自己擔負,至少是在為自己干,心理上會得到打工所無法取得的滿足感。
但是仔細想想,打工得到的不僅僅是老板發下來的薪水,更重要的收獲不可估量的經驗,也是性格和心理上的磨練與完善,這是一種寶貴的東西。其實,很多成功人士也是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打工磨練,才去創業、自己單干的。打工階段的勤奮刻苦,用心學習,為后來的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他們才會成功。
有專家曾說,打工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種創業,以一種創業的的態度,來對待打工,你會收獲到另外一種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這不是打擊創業的人,只是給予忠告,創業不是唯一的出路,創業也應該等你萬事俱備了,無論是心智、經驗、資金各方面,并遠離沖動、盲從、攀比的事態,才能水到渠成。
老板們,你們hold住了嗎?
某燈飾企業老總向記者埋怨:“好員工難求啊!上至營銷總監,下至基層員工,頻繁跳槽,使我傷透了腦袋。所以相比于個人能力,在招聘時我更為看重忠誠度。尤其是越來越多不那么‘聽話’的90后名員工,他們就像一股活水,用好了將會給企業帶來生機和活力,相反,會影響企業的穩定性及長遠發展。”
開春過來,不是辭職信就是失去蹤影,老板們,你們注意到了嗎? 這個求職黃金季呀,真讓老板們傷透了腦筋!除了招工就是加薪漲福利,為留住人才要“上下其手”啊!且看他們如何使出渾身解數,為企業打開“源頭活水”。
① 忠誠度是招工首要考慮因素
在員工跳槽頻繁的背景之下,員工忠誠度的“赤字”似乎已成必然。據統計數據顯示,在亞洲,如果有機會,二分之一的員工會選擇離職,也就是說,半數員工認為自己在未來五年內不會留在同一家公司。
于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在招聘新員工時也越來越看重求職者是否會對企業忠誠。
“在我們做燈飾的人看來,這個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對人的需求特別大,尤其是技術人員、普工或銷售,所以說他們會不會外語、是否具有主動性、是否善于適應新的環境,對于企業而言并不太重要。我們最理想的員工不需要很聰明,也不用有太多的新想法,首先要絕對忠誠。”照明企業人事主管高志宏明確表示,對于他們這樣的中小型生產企業來說,培養一個人才的成本是很高的,但公司不怕“培養不起”,就怕“養丟了”。
事實上,員工忠誠度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首要的考慮因素。放眼望去,企業主對于工作年限越高的員工越在乎,因為他們明了,找一個有能力的員工很容易,但是找一個有能力又忠誠的就很難。
更有世界五百強企業的HR表示,“跳槽與人的個性有關,習慣性跳槽的員工我們不敢要。”言語中透露出對缺乏穩定性和忠誠度員工的反感和恐懼。
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在選擇工作和換工作時都很不理性,經常由于心情的好壞和一時的想法就“跳槽”,導致最終在哪個職位上都沒有穩定的發展。對于企業來說,也是需要而不敢要。
② 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相關數據顯示,在中國,過半的員工在工作中缺乏敬業度,所以有人表示,忠誠度只是員工去留的一個組成部分,“去”或“留”畢竟都取決于多項因素。對于員工來說,跳槽是否一定能提升薪酬呢?即使不一定,員工還是會看企業主是否會考慮到他們的最佳利益,是否重視他們的職業未來,提供機會讓他們得以改善生活質量等。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不少企業往往擅長于“進攻型”,意思是側重于公司銷售計劃的實施,而常常忽略“防御型”動作,即關心員工。于是,在一個忠誠度普遍缺失的21世紀,很慶幸的,越來越多的企業主開始意識到用人是一個復雜的工程,“薪酬”不再能滿足員工的需求,需要策略和多樣的手段,需要想盡辦法提高員工的忠誠度,讓員工體現自身價值,以確保企業能長久地健康發展。
“對于很多員工來說,企業最吸引人的地方首先是平臺的高低。或許我們做領導的不能確保每一個員工能有平等的待遇,但我們能做的是不斷的完善、提升我們的平臺,讓你們覺得繼續留下來有發展前景,有未來。哪怕有一天你出去了,人家聽到你是我這個公司出去的,都會對你有所期待,甚至給予你更好的待遇與平臺。”狂飆傳媒集團總裁黃河在員工大會上說,“如果你覺得我這個平臺不好,委屈了你,你可以出去,我們會把機會留給想要進來的人。”確實,重視員工發展,與員工討論職業發展規劃和公司可以為員工提供的機會,對不少員工而言,這是比薪資還要吸引人的待遇。
如果說,黃河所在的企業是通過“提升平臺”來營造一種互利雙贏的模式。那么,“允許員工自主創新、犯錯”又是一種企業留人的“必殺技”。
群富家照明正是運用這個“必殺技”,把真正的人才留住了,也很好地運用了。他表示,“工作中,誰沒有犯錯的時候,出現錯誤并不可怕,犯了就犯了,但不能重復錯誤,無論是工廠員工與我自己。我允許公司員工犯錯,但不允許犯同樣的錯。你想有所作為,就會有想法,那在有想法的創新之中就肯定會犯錯。我倡導錯不可怕,只在乎你對待這個錯誤的看法與態度,我不允許犯同樣的錯誤。如果一錯再錯,就是傻。很簡單的道理,我們是創新型企業,很多東西跟別人不一樣,肯定會走一些彎路,但是不要緊,只要大體方向沒錯,早晚會達到終點。我跟我的員工也一直這么說,我不需要也不歡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人。”
兩個不同范疇的企業家,透露出不少企業家們的心聲:我們只會留住想留下來、想與公司共同進步的人,而那些要走的勉強不得。
編后語: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跳槽,不管什么時候,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對于自身心理還不夠成熟、穩定的人,跳槽、離開,無疑意味著風險;如果對企業積怨已久,離開顯然更明智;對于事業已經比較成熟、成功的人來說,放棄已有成就領域的資源重新開始,那便是一種挑戰了。然而,不管哪種形式的跳槽,當事人都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從頭學起、從頭做起,重新來過。所以決定前一定要考慮透徹,拿定主張,不能朝三暮四。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 Maslow)認為人都潛藏著七種不同層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在不同的時期表現出來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按照重要性和層次性排序。而企業員工的需求也遵循了這一定律,也像是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他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溫飽,然后就是工作給自己帶來的安全感、情感和歸屬,感覺自己是否受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等更深的需求。 這些分別可從“薪資待遇”、“企業文化”、“平臺提升”與“晉升深造”等方面一一對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