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糾結,為什么領導把我未簽下的合同改為已完成的客戶采購合同,如果我最后不能完成,就要扣工資。”一位前海洋王照明員工如是說。
近日,海洋王照明發布招股書,擬在中小板上市,發行5000萬股,募集資金5.5億元。這家主營特種照明的公司去年營收水平令人滿意,但其強制性攤派任務指標,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情況下還激進增產,成為業績中的瑕疵。
直銷弊端
若只看毛利率,海洋王照明足以讓其他照明類上市公司臉上無光。
在目前已上市的照明類公司中,佛山照明(000541,股吧)、雪萊特(002076,股吧)、陽光照明(600261,股吧)、勤上光電(002638,股吧)2012年度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5.95%、29.8%、19.11%、31.61%,而海洋王照明的綜合毛利率高達71.11%。
如此高的毛利率從何而來呢?與勤上光電等采取經銷商模式的同行不同,客戶多為國有企業的海洋王照明采取直銷模式,減少了中間環節。
但直銷模式也存在弊端。海洋王需要向外部采購核心零件,自身主要從事組裝生產,但由于公司極其重視產品銷售,每年各級領導都給下屬攤派業績指標,使得銷售人員的壓力極大。
一位于2012年離職的前海洋王照明員工向記者透露,為完成銷售任務,許多銷售人員以自己的提成向客戶支付回扣;甚至有人遭遇了“被合同”的情況。“比如為提升業績,月底時領導把我們并未完成的合同提前計算為已完成的客戶采購合同,并錄入海洋王照明的業績指標。若員工最終沒有與客戶簽下該項合同,就要以"違約"為理由克扣工資。”
該人士“克扣工資”的說法在海洋王招股書中似有所佐證:2012年度,海洋王照明的人均銷售費用較2011年度下降7.10%,降幅大于同期人均銷售收入的降幅,公司稱由于2012年度大部分行業事業部沒有完成經營目標,故未計提獎金。
海洋王照明65%以上的員工均為銷售人員,他們被公司稱為“服務工程師”,在下設的服務中心供職。截至2013年12月31日,海洋王照明在全國設有12個專業化的行業事業部,行業事業部下設有142個服務中心。
海洋王照明的營業收入正來自這142個服務中心,這些服務中心的辦公面積從66平方米到150平方米不等,多“寄居”在居民樓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同時身兼“銷售”與“售后”二職的服務中心可能存在未向當地稅務部門繳納稅款的情況。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在外地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超過180天的企業,應在生產經營所在地辦理注冊稅務登記,所以每個服務中心都提心吊膽,怕稅務部門來查。曾經有服務中心被其他廠家告了,當地稅務部門就來處理,把電腦和文件都搬走了。”這名前海洋王照明員工透露。
事實上,海洋王照明這種“銷售為主,生產為輔”的營業模式正面臨難關:上市之后公司需要信息公開,直銷模式有可能會把公司和客戶置于危險境地,成為第二個“葛蘭素史克”。同時,隨著大型國企采購權的逐步上移,實行集中采購制度,海洋王照明的經營模式恐怕難以持續。
增產疑云
激進的直銷模式雖然對基層銷售人員造成極大壓力,但其確實為海洋王照明增收立下過汗馬功勞,也令董事長周明杰開始考慮擴張問題。
但最終擴張的措施,卻顯得有些“畫蛇添足”,令市場募投項目的必要性頗有質疑。
招股書顯示,海洋王照明的產品主要為“固定照明設備”、“移動照明設備”以及“便攜照明設備”三類,其中“固定照明設備”的銷售收入近三年來始終占據總收入的50%以上。
但作為核心產品,固定照明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卻逐年下滑。2011年到2013年,固定照明設備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6.19%、68.7%和66.42%。
公司亦在招股書中坦承,受2012年以來煤炭、冶金等行業對固定照明設備需求下降的影響,公司相應調整了固定照明設備產量,導致產能利用率下降。
既然主要產品因需求不足而致公司連續兩年主動減產,那么海洋王照明為何仍執著于擴大產能呢?招股書顯示,這家公司計劃將3.36億元募投資金投入“生產線建設項目”,建成后每年新增特殊環境照明設備產能100萬套,占到該公司2013年全年111萬套照明設備總產量的90%。
對此,海洋王照明堅持稱,近年來公司業務規模快速擴張,產能已“嚴重不足”,若順利實施,“生產線建設項目”將于三年內完成。
但事實上,特種照明行業下游的電力、冶金、鐵路等強周期行業目前正受到產能過剩的困擾,再加上2011年至2013年該公司固定照明設備產能利用率不斷下降的現實,海洋王照明能否在三年后消化增長近一倍的產能,值得投資者思考。
讓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上市沖動產生質疑的另一個細節是,一直“哭窮”的海洋王照明可能并不缺錢。
2011年4月至2014年2月,海洋王照明累計現金分紅2.3億元,而且上市前三年,公司年末貨幣資金余額分別為3.46億元、4.15億元和4.25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6.15%、37.8%、37.58%。
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夫妻店”海洋王照明的實際控制人周明杰、徐素夫婦持有公司83.62%的股份。若海洋王IPO成功,周明杰、徐素夫婦仍合計持有公司73.17%的股份,處于絕對控股地位。顯然,不論是上市前分紅,還是上市后可能發生的套現,絕大多數的資金均將落入周明杰夫婦的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