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在內地發展規模最大的臺資企業,真明麗在去年及至今年初經歷了一番折騰。業績下滑,困局待解,真明麗這家資深的臺資企業從2013年前的風光無限到被內地上市企業清華同方擬斥資9億元收購,變化之大實在令人唏噓。
再看看臺企在內地的發展,近年來內地本土封裝廠商發展迅速,已經取代了臺灣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地位。臺灣LED封裝廠商表現較低迷,據了解,2013年臺灣廠商中國區總營收為6.38億美元,年減率1%,而市場占有率則由2012年的11%下降至9%。不僅僅封裝,芯片也是如此,臺灣廠商受到內地本土廠商的擠壓,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如何提升產品競爭力成為臺企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那么,臺資企業近來年在內地發展發生了哪些變化?跟內地本土廠商競爭又有怎樣的優、劣勢呢?
歷程:臺資企業“上岸”有波折
臺資企業在內地發展的歷史可追溯到上個世紀,但臺資企業在內地發展LED卻是21世紀初的事情。2002年,臺灣商人曾金穗博士帶著他的半導體芯片項目進駐揚州經濟開發區,成立了華夏光電公司。臺資企業的進駐,使內地逐步了解到LED將為照明領域帶來一次革命,也是這個時候,內地LED行業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如今,90%以上有實力的臺灣LED企業都對內地市場進行了大大小小的開發,設辦事處或建設生產基地的企業數量龐大。
21世紀以來,兩岸LED企業的合作越來越頻繁,合作方式更是各式各樣,投資建廠、合資項目、共建研發中心、開設兩岸論壇、研討標準等都是目前兩岸合作的主要方式。而到內地投資的臺企基本上都是LED芯片廠和封裝廠。
帶著項目在內地成立公司,在內地投資建廠,或早年到內地創業后轉型做LED的臺商數量并不少,但創業成功者少。發展至今,在內地土生土長的臺資企業除真明麗一人說得上名號,其余臺資企業一般規模較小,在LED和照明行業叫不出什么名號。因此,在媒體報道中,業界人士常??吹降氖悄撑_企到內地投資建廠或項目,宣傳臺企本身的非常少。
但隨著內地臺資企業龍頭真明麗走下坡,內地LED企業愈發強大,臺資企業的生存現狀已發生變化,目前臺資企業在內地的投資環境和生存環境不容樂觀。
原因:降低成本和挖掘市場
LED臺資企業選擇投資內地主要有以下五大因素:
①市場龐大,貼近市場和客戶,是臺灣LED企業轉戰內地的主要原因。據了解,2013年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為72億美元,年成長20%(不包括港澳臺地區),中國是LED封裝和應用產品生產大國,內地市場足夠大,中國內地已經成為全球LED廠商角逐的主要市場。
②內地LED照明滲透率快速提升,內地LED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前景美好。2013年中國LED行業總產值達2638億元,同比增長28%(不包括港澳臺地區),其中,LED上游外延芯片、中游封裝、下游應用產值分別為84億元、473億元、20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19%、31%。
③內地政策利好,產業環境吸引臺企。早年,內地各地方政府為了吸引本土企業和臺灣企業進駐,制定了多項利好政策和優惠政策,如:2009年兩岸簽署LED照明產業搭橋計劃,促成多家兩岸企業洽商;2011年福建省光電行業協會和臺灣LED路燈產業聯盟共同發布《道路照明用功率發光二極管》和《大功率LED路燈》兩個互認標準,部分解決了兩岸共同標準的難題,臺企可在福建直接投產;2012年福建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臺資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④臺灣LED起步早,具備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臺灣LED產業起步早,產業供應鏈、技術和設計理念、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很先進,進入國際市場較早,因此臺灣光電產業發達,比較成熟,而內地的起步較晚,大部分LED廠商規模不大。
晶元光電、璨圓等臺企在LED中上游均具備了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在技術方面,雖落后于科銳、歐司朗和日亞化,但在LED業界仍居領先地位,大部分內地LED中上游難以匹敵;在產能方面,雖然近兩年內地LED廠家一直在擴產,但在2010年以前,內地廠家的規模太小,產品質量和性價比并不占優勢,在2010年,瑞豐光電規??赡苤挥袃|光的二十分之一,當然,現在已經不是那么一回事了,上述兩大優勢的影響力正在逐漸削弱。
⑤臺灣LED廠多為代工,投資內地可降低成本。背光市場的需求下滑,臺灣LED廠商紛紛將目標轉向照明應用,即使是臺灣LED龍頭企業,也紛紛以ODM、OEM的方式代工一線國際照明廠商產品。不管是哪里的代工廠,產品利潤都不會很高,為了降低成本和擴大產能,眾多臺企就在內地投資建廠。
投資方式:不是圈地就是合資獲取訂單
臺資企業投資內地市場主要有三種方式:
①到內地創業,在內地建LED廠或后來轉型做LED,如真明麗。臺商在市場渠道和工程項目上缺乏資源,這批企業大多只把照明或LED領域當做公司項目,主打照明或LED的臺資企業屈指可數。即使從事照明或LED相關行業的臺資企業偏好于電子行業,如燈珠、變壓器、驅動等電子元器件。
②臺灣大中型LED企業直接到內地投資建廠或建立子公司。近幾年臺企來內地建廠的有:2007年,晶元光電全額投資成立晶宇光電(廈門)有限公司;2009年,臺灣綜藝天王吳宗憲阿爾發光子科技進入大陸市場;2010年,鼎元光電擴大LED生產設備,斥資30億元落戶福州;2011年,新世紀光電在昆山建工廠;2013年,新世代投資5億建產業基地落戶泉州等。
③為獲取訂單,臺灣大中型LED企業聯合外商或與內地企業合資設廠或策略持股、業務往來。目前的合作關系分別有:晶元光電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CEC集團、日本豐田合成、臺達電、億光合作,璨圓與瑞軒、LG、東貝、日本三井合作,新世紀與杭州士蘭、中國普天集團合作,鼎元、華上分別與投資當地的單位合作等。
此外,兩岸合作還出現了內地企業走進臺灣的大事件:2013年璨圓光電釋股給競爭對手三安光電,成為臺灣第一家引進內地資本的LED廠。
現狀:LED臺企在走下坡路
毫無疑問,臺灣LED芯片廠和封裝廠在內地具有不算低的市場份額,但內地LED芯片廠商和封裝廠商的技術和產能規模得以迅速提高,LED臺企原來的優勢正逐年削弱,受到內地本土廠商擠壓的現象非常凸顯。除了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LED芯片龍頭廠晶元光電、LED封裝龍頭億光等臺灣龍頭企業尚且樂觀外,其他LED臺廠都不容樂觀,其困境體現出以下特征:
①市場占有率下降。目前,LED臺企的日子相當難熬,特別是封裝領域。在內地封裝廠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臺企表現低迷。據了解,2013年中國LED封裝市場規模為72億美元,其中,內地封裝廠市場占有率約63%,占據首位;臺灣以外的國際大廠拿下不少照明廠商的訂單,市場占有率為28%;而臺企則從2012年的11%下滑到9%。臺灣廠商除了億光和宏齊之外,其他廠商在中國的營收均出現下滑。國際大廠占了專利池的便宜,內地廠商占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想而知,臺企在內地的發展將會越來越艱難。
一位LED臺企的經銷商就抱怨道:“四年前,我開始代理一家臺企的產品,剛開始銷售額確實挺好,但從2012年開始,市場越來越難做,業務開展困難,不僅臺企的銷售額在下降,我們經銷商的銷售額也在下降?!?/p>
②行業爭相擴產,臺企技術優勢和產能優勢正在逐漸消融。目前內地已經有超過20家藍寶石基板供應商,數千家LED封裝廠。通過過政府補貼MOCVD購置,以三安光電為首的LED上游廠商極大地擴建LED磊晶/晶粒產能。臺企要想保持競爭力,臺企就必須持續擴產,而且必須在內地擴產,這樣才能生產出符合“本土化”標準的產品。
在LED上游領域,兩岸在技術上的時間差正在縮短,過去內地LED企業比臺企技術晚了一年以上,但由于許多臺企技術人才被高薪聘請到內地企業,如今兩岸技術差距已經縮短至半年甚至三個月,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營銷中心總監葉國光如是說。
③下游應用基本無優勢。在LED下游應用領域,臺企在內地基本上沒有優勢,不管是產品性價比還是市場渠道資源。但近幾年好幾家臺企都通過建立自主品牌,或與內地廠商成立合資公司,發展LED應用市場。如,2010年,晶元光電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CEC集團在廈門成立合資公司,主要經營LED背光源、LED照明共兩大應用產品。2013年,億光在內地成立億光照明管理(上海)公司,并以自有品牌產品搶攻中國照明市場。
④人才外流問題嚴重。四年前三安光電挖走晶元光電員工的“108好漢”事件尚且令人記憶猶新,發展至今,內地企業挖角臺企人才的數量只增不減,實際上,從上游磊晶廠、中游封裝廠到下游照明模組廠都有員工被內地企業挖角。在內地企業實施海外征才“萬人計劃”,不惜重金借用海外人才的時候,臺灣科技業卻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按股票市價向股東課稅等措施,“低薪制”成了留才的致命傷。
變化:從沿海到內陸,從生產到市場
生存環境在惡化,臺企在內地市場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①在地理位置上,臺企在內地建廠越來越分散,逐漸從福建、廣東等沿海區域向中西部核心城市或者東南亞轉移,向成本更低、物流交通便捷的地方轉移。過去,東莞、蘇州、廈門、福州、泉州等地針對臺商出臺了一些列招商優惠舉措,經濟也較發達,因此臺企偏好這些沿海城市。但隨著沿海制造業加速向內地轉移,沿海城市成本上升,臺企建廠布局不再局限于沿海城市,而把目光轉向了內陸城市。
據記者透露,越來越多的臺資企業開始往重慶、武漢、鄭州等內地城市轉移,重慶更是由于筆電產業的打造,吸引了英達、富士康等大量臺資企業入渝,一躍成為內地最大的臺資企業聚集地和西部最大的照明產業基地。臺企進入的內地城市越來越分散了,不在局限于沿海,分布越來越廣,向中西部核心城市或者亞洲周邊國家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但目前臺企仍以沿海城市為主。晶電在常州、山東、廈門、廣州等地都有設廠,億光在廈門、上海設廠,新世紀則以昆山為據點,璨圓立足揚州,隆達在蘇州,鼎元在福州。
②在發展模式上,臺企從生產型的投資建廠發展為市場渠道布局。過去,LED照明尚未在內地市場普及,LED臺企定位中高端,內地市場有限,臺商來內地投資,主要是建廠,把內地視為生產基地,而不是市場,臺企的市場主要為臺灣、北美和歐盟等地。
記者冉茂勝表示,隨著成本下降,近幾年臺灣照明企業開始進入內地市場,以前內地LED照明的消費能力有限,但現在內地消費能力足夠強大,臺灣LED產業鏈整合得也差不多了,性價比越來越高,臺企如今也有信心進入內地渠道市場了。
③營銷模式發生改變。臺企一貫以OEM、ODM等代工模式為主,在國際舞臺上缺乏自主品牌,在內地一般以總代的銷售代理制度,缺乏自主品牌意識。但億光的橫空出世,打破了LED臺企無品牌的僵局,臺企營銷模式的變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億光。億光建立自主品牌“EVERLIGHT”、“Zenaro”進軍LED照明市場,在2013年掀起價格戰、渠道戰,占領內地終端渠道。但至今,有能力做出改變的臺企只有億光。
在電商渠道上,臺企一般都是官網、阿里巴巴,渠道建設可謂“寒酸”。
綜上所述,LED臺企在內地的表現并未盡得人意,發展前景不是十分明朗,但這并不意味著臺企就要跟內地企業搞價格戰。市場本就有高中低端不同的消費群體,若臺企為了跟內地企業一較長短,獲得內地市場轉而生產較為低端的產品,是不可行的。只有堅持中高端路線,臺企才不會一敗涂地,并且能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