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路在設計理念、功能布局上可謂獨具匠心,既有自行車專用道,也有雨水蓋板涵,還有生態景觀,在全國堪稱創舉?!弊罱谏钲?、香港生活多年的知名外商鄒鎖俊看到升級改造即將全面竣工的長江路贊嘆不已。山東省聊城市長江路不但讓外商贊賞有加,而且其獨具特色的設計、科學超前的理念讓眾多市民也頓感眼前一亮,“走馬觀景”心曠神怡,“深處探幽”更顯功能,集快速交通、城市防汛、生態、景觀、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高新區首創花園式景觀大道即將呈現在人們面前,百姓稱之為高新區的“長安街”。
據了解,長江路升級改造工程投資8000萬元(從光岳路到東外環),全長4600米,改造后車行道加寬到36米,機動車道由原來的雙向6車道改造成雙向10車道,新增了慢行車道、自行車專用道和人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統。路兩側設計的全市首條彩色瀝青自行車專用道,上面印有自行車標志,與國內其他城市自行車專用道相鄰快車道不同的是,長江路上的自行車專用道左側是慢車道、右側是人行道,這樣既避免了摩托車、三輪車上自行車專用道造成混行的現象,也避免了快車道上的機動車給自行車帶來的風險。許多騎行愛好者普遍認為,設置自行車專用道,將自行車與快速機動車、摩托車和三輪車、行人隔開各行其道,無疑是保障自行車出行安全性、舒適性、便捷性的精明方法,也是踐行低碳、環保、綠色出行政策的重要舉措,最直接的感覺是,自行車專用道恰似給自行車愛好者們設的,這讓他們心潮澎湃,不久,他們可以全身心地在高新區主干道上“撒歡”健身了。
長江路地下排水管網實施雨污分流,在路中央分車帶位置首創性地高標準埋設了全市第一條地下雨水蓋板涵,雨水蓋板涵內徑寬3至5米,深度4至5米,并排行駛兩輛小轎車還綽綽綽有余,清淤時可以直接把機械開進去。蓋板涵從光岳路貫穿小湄河至四新河,同時在四新河建有一處雨水強排泵站,遇到強降雨,城區北半部的雨水迅速匯流到長江路地下的雨水蓋板涵內,然后四新河上的雨水強排泵站開足馬力將蓋板涵內的雨水抽到四新河內排出,至此徹底解決了長江路以往逢雨必澇的頑疾問題,讓城市的防汛能力驟然升級。
新建的一座長52米、寬60米的小湄河景觀大橋傲然矗立在長江路上,大橋采用立交方式建設,使長江路與小湄河公園道路形成立體化交通系統,尤其是橋上的飄帶裝飾和燈光亮化,讓小湄河橋極具觀賞性。同時,改造后的長江路,統一安裝了魯灰花崗巖路沿石,路面與沿石渾然一體,選用低碳、環保、節能的LED道路照明系統,設計以鳳凰和火炬為主題的個性化路燈,體現了高新區的歷史文化特點及功能定位。
長江路主路面上看不到一個井蓋,井蓋全部隱藏在路面內,讓道路更具完整性。長江路的公共供水、供暖、供氣、弱電管網及雨污水管網埋設時將接口引到道路綠線邊緣,方便沿線各單位、小區接入;在埋設路燈電纜時,特別增加了一條公用設施用電電纜,方便交通信號燈、道路監控、公廁、公交站亭等公用設施用電。這樣避免了今后給道路“開膛破肚”和馬路“拉鏈”現象的產生,背后的效益顯而易見。
長江路的道路綠化鑲嵌在快車道、慢車道之間和人行道邊,自然形成了綠色生態的慢車系統,園林綠化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形成了“路景結合、步移景異”的獨特景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