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客戶流失到三安光電那里去,晶元光電當務之急要擴大產能,而最有效和便捷的方式便是收購璨圓”,有關人員表示。6月30日,晶元光電宣布并購方案稱,晶元光電將以換股的方式全資收購璨圓光電,璨圓光電將成為晶元光電全資子公司。
璨圓光電將以3.448股普通股換晶元光電增發的1股普通股,股份轉換基準日暫定為2014年12月30日,若璨圓光電原股東全部換股完成后,晶元光電將持有璨圓光電100%股權。
晶元光電方面表示,此次收購將以發行新股方式進行股份轉換,擬發行1.75億股,每股面額10元新臺幣,發行總額17.46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3.61億元),換股完成后,晶元光電資本額將增至111.06億元新臺幣(合人民幣23億元)。
一位臺灣晶元光電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以來,晶元光電的LED白光芯片產能不足,無法滿足部分客戶的訂單需求,有些客戶就選擇了三安光電。“目前晶元光電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三安光電,為了保證市場份額,晶元光電不得不擴大產能。”
劃算交易
璨圓光電擁有103臺MOCVD,按照平均1000萬元人民幣每臺的價格來看,103臺MOCVD價值已經達到人民幣10億元左右,這就意味著當初璨圓光電的投入成本就已高達10億多元。
而在去年,璨圓光電也通過了定向增資方案,募集1,500,000千元新臺幣(合人民幣3.11億元)。其中,675,700千元新臺幣(合人民幣1.4億元)是對原有的5臺MOCVD進行升級。
按照晶元光電的發行,僅花人民幣3.61億元,便全資收購璨圓光電,可謂一筆劃算交易。這是晶元光電董事長李秉杰慣用也是最擅長的運作方式。
不過,這場交易之所以成立,也源于近兩年璨圓光電遭受了嚴峻的財務危機。
近三年,璨圓光電一直處于虧損的狀態,2013年營業收入同比降低9.96%,虧損1,288,119千元新臺幣(合人民幣2.65億元)。尤其是2014年1季度的毛利率低至-43.77%,這讓璨圓光電的股東頗有不滿。
璨圓光電希望通過藍白LED來打破虧損困局,但是LED照明市場競爭激烈,這一計劃并沒有改變璨圓光電眼下的虧損局面。
而此次,晶元光電向璨圓光電拋出“橄欖枝”,對璨圓光電而言,也算是“救命稻草”。
事實上,有消息稱,晶元光電曾經考慮過收購乾照光電。同璨圓光電一樣,乾照光電在背光顯示領域有很大的市場占有率。今年4月份,晶元光電研發中心副總裁謝明勛參觀乾照光電,當時廈門副市長等政府人士還專程陪同。
臺灣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分析師郭子菱分析,市場上也不時聽到晶元光電欲聯姻陸企的消息,“乾照光電這樣的新興企業,或將是晶電鎖定對象”。
不過,截至目前雙方并沒有達成合作。從眼下市場需求來看,乾照光電并不對晶元光電的胃口。乾照光電以紅光為主,其MOCVD設備也是以紅光為主。而晶元光電眼下最需要的是能夠生產藍光LED芯片的MOCVD。
直指三安光電
近兩年,三安光電發展十分迅猛,尤其在國內市場,成為緊接于晶元光電的第二大芯片廠商。
今年年初,三安光電向資本市場又募集了人民幣32.37億元,擴大芯片產能。目前三安光電已有144臺MOCVD設備投入生產及研發,分別是廈門22臺、天津19臺、安徽103臺;本次募投100臺達產后,總數將達到244臺,拉近了與晶元光電385臺MOCVD的距離。
三安光電在擴大產能的同時,也入股了國內多家規模較大的封裝企業,為成為第一大芯片廠商鋪路。與此同時,其在LED市場不斷并購企業,并且將觸角伸到我國臺灣地區企業,希望借船出海,這讓晶元光電這位芯片大佬的地位受到威脅。
今年上半年以來,受LED照明市場加速起量帶動,LED芯片廠產能情況供需一直較緊張,而作為芯片龍頭的晶元光電產能緊缺狀況更為明顯。多家封裝大廠因為拿不到晶元光電的芯片,而考慮采用其他有充足芯片產能的企業,部分封裝廠商已經開始轉向使用三安光電的芯片。而為了防止這一情況的出現,晶元光電必須要采取點措施。璨圓光電有100多臺MOCVD,而若此次全資并購璨圓案件成功,晶元光電的MOCVD設備機臺就將達到500多臺,與日亞400~500K/月的LED外延片產能不相上下。與此同時,也可以解決“客戶流失”的燃眉之急。
不過,晶元光電的謀劃并不會那么容易實現。
對于晶元光電的收購方案,目前三安光電并沒有表態。三安光電董秘王慶表示,公司持有璨圓光電1.2億元股份,約19.71%股權,為璨圓光電的最大股東。“三安光電可以選擇在璨圓光電并購議案表決中投反對票,并啟動回購條款,璨圓光電必須回購三安光電所持有的所有股票,第二種選擇則是選擇轉換為晶元光電普通股或繼續持有璨圓光電私募普通股。”
國內一位投資商表示,即便三安光電不贊成晶元光電收購案,但是其他股東仍有權力與晶元光電換股,晶元光電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夠牽制三安光電增長。
預謀全球第一陣營
晶元光電如此描述此次并購目的:為整合資源、擴大營運規模、降低管理成本以提升營運效率及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進而提升整體股東權益。
事實上,并購是晶元光電永恒的主題。晶元光電創始人李秉杰從工研院開始做起,在芯片領域有幾十篇專利文章,再到擴大為全球產量最大的芯片企業,一直以來是通過“換股并購”的方式來實現的。
短短7年時間,晶元光電就并購了數家LED芯片廠,穩坐全球芯片龍頭交椅。在接受外界采訪時李秉杰曾透露,并購的主要原因是擴大產能和市場,獲得新技術和擁有對方專利等。
因此,對于晶元光電而言,收購璨圓光電也只是其壯大自己、走向全球的尋常一步而已。
因為目前,全球前五大LED廠商仍然是日本日亞化學(Nichia)、豐田合成(Toyoda Gosei)、美國科銳(Cree)、荷蘭飛利浦(Philips Lumileds)、德國歐司朗(Osram),因其技術發展與專利布局較早,以及五大廠間的交叉授權形成強大的專利保護傘,鞏固了前五大廠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這些國際大廠幾乎都是垂直整合型公司,即國際大廠多是LED芯片、封裝、模塊等上中下游組件整合型公司,部分國際照明集團甚至連各種LED應用產品、品牌及通路都一手包辦。
而臺灣LED廠商多以中小企業為主,晶元光電雖然走到了前面,但是也僅是芯片銷量排行第一。在專利、技術、垂直整合等綜合實力方面,晶元光電與日亞、豐田合成、飛利浦等國際巨頭仍然有一定差距。
李秉杰曾經也預測,LED芯片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競爭拼的是規模和成本,未來LED產業只會剩下五家芯片企業左右。————本文節選自第8期《半導體照明》雜志)
詳情查閱:2014年第8期(總第54期) 訂閱熱線:010-82385280-612 轉載請標注: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半導體照明》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