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年發展至今,經過近三十年的培育和發展,古鎮已形成了以自身為中心,覆蓋周邊三市11鎮區,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燈飾產業集群,是國內最大的燈飾專業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2013年,古鎮燈飾業總產值達142.8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產品遠銷海內外。
三十年發展給古鎮燈飾產業插上飛翔的翅膀,從原先小小的作坊,到專業規模化大車間,從原先充滿林木的農業鄉鎮,到高樓林立、豪車云集的小城市,古鎮走上一條輝煌發展之路。隨著行業環境的變化,經濟的不景氣以及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變遷,古鎮在從中國燈飾之都邁向世界燈飾之都的道路中,遇到新的困惑。
從批發到工程零售
在純粹賣產品的時代,只需要生產出產品供應給渠道商就可以,這種方式面對父親長輩級別的消費者還可以,但是面對年輕消費者就不行了。長輩們一般傾向于到家門口去買燈,但是青年們會通過搜索了解,甚至很多都會過來古鎮這邊看燈購買。假如來古鎮買可以省幾萬塊,那還不如直接到古鎮買燈,順便來個高級旅游。
隨著燈都品牌輻射力的增強,以及顧客消費習慣的影響,古鎮迎來更多的工程采購商、批發商、零售客戶和外商前來采購。原先從經銷商進貨的客戶,慢慢到古鎮來看燈買燈;批發客戶到古鎮就成了看燈買燈的零售客人,零售客戶直接拿一些項目過來,隨著古鎮知名度越來越高導致古鎮這種零售工程板塊會越來越大。同時電商渠道、工程采購、隱形渠道等比重提升,渠道多元化和扁平化,對廠家和賣場提出新的要求。所以在古鎮流傳一種說法———批發變零售,零售變工程。
“批發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最大的蛋糕在零售和燈光工程服務。2007年聘請專業的人士對大陸市場做了調研,最后發現80%高端品牌都是外國的。這對企業而言是個機會,就像家電那樣,燈光也需要一個發展歷程,我們現在說品牌,但賣給誰呢?最終還是要到終端消費者,怎樣從這70%—80%的高端品牌產品,像打太極那樣‘倒’到自己手里,這才是關鍵。”華藝燈飾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藝”)董事長區炳文表示。
為此,華藝燈飾照明順應潮流,從批發出身轉戰工程領域,并在燈光服務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如鳥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國字頭項目華藝都參與其中。
區炳文表示,目前對很多消費者而言,燈光是奢侈品。對于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香港很多酒店都這樣),經營者并不在乎買多幾萬塊錢的燈,不在乎貴和便宜的問題,而在于燈光文化上的認可與否。這就好像紅木一樣,什么木頭都可以做,但是做出來的是藝術品。對于消費水平低的人而言,講求的是實用便利,對于高消費水平的人而言講求的是文化和品味。
目前,專注于燈光文化企業并不多,因為終端消費市場還沒有形成這個意識,自身沒有形成一定的文化品位,在許多人眼里古鎮就是一個賣燈的地方,高增值的地方較少,本身就是來買燈而不是買服務,這需要一個積累培育的過程,而古鎮未來將充當傳播推廣燈光文化的“教父“角色。
從燈飾產品到燈光文化
經濟大環境不景氣,房地產低迷,“八項規定”實行等因素讓今年燈飾廠商的生意陷入泥潭之中,很多企業家對未來發展產生深深的疑惑。對此,區炳文董事長表示,最初的生產帶著一些盲目性是可以理解的,但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已不能再靠運氣瞎碰了,必須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生產,通過加強管理,提高質量,樹立品牌效應。有了名氣就要不斷改變產品檔次,讓燈飾產品從單純的燈具上升到具有文化靈魂的藝術品。
在區炳文的眼里,古鎮的產業發展已經定好位,那就是全世界的燈飾照明產業中心。作為全球燈飾產品專業生產基地,產品的質量和研發顯得尤為關鍵,就像古鎮燈飾產業的一條根,這條根是不能夠動搖的。那么在確保根基穩固的前提下,古鎮如何實現茁壯成長呢?區炳文提出了燈光文化這個概念,將賣場和燈飾作為文化產品來經營。他表示,現在的燈飾產品是裝飾品,以后可以做成書畫、陶瓷一類的藝術品,這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還認為,應開發一些交流性產品(紀念品),作為裝飾和實物同步發展,可以帶動高端需求與行業交流。顧客買了幾萬元的西裝不會在乎多買一條幾百元的領帶,但這種交流性產品卻是為客戶量身定做的高端消費。現在古鎮賣燈還停留在“多少個”的層面,但比如去澳門接工程,別人的要求是什么呢?在和別人溝通過程中,沒有出現要求有多少個燈,而是要求燈光達不達到對方要求,供應商配燈多少燈才能夠達到這個效果,這樣才有定價議價能力,這就是文化了。
交談中,區炳文結合自己到港澳出差時的經歷表示,港澳地區的國際星級酒店,一走進去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無論是房間的大小、墻體的顏色,還是家具配套、燈光強弱柔和度等,給人的感覺很和諧;相反,很多大陸的酒店給人的感覺不盡如意,這不是經營者缺錢搞裝修的問題,而是經營者缺少一些文化品味。這就像給工地上的民工買名牌西裝那樣,結果是顯得格格不入。對于古鎮而言,怎樣引導消費文化這個層面是十分重要的。
在區炳文眼里,燈光文化中的“文化”二字的內涵,并非是一種歷史的沉淀,而是一種與時俱進的生命力,木頭、燈光、酒、茶等都是有生命力的。有文化品味的人看來是有生命力,對于燈光而言,不是閃閃發光就是有生命力,而是柔美和諧,配合周遭環境,置身其間很舒服。他表示,中國有四大發明,但這都是前人的偉大,現在人能否鑄就現在人的偉大?把古鎮搞得漂漂亮亮的都是我們這幫土生土長的古鎮人。當時我們都是從古鎮中學出來的,通過邂逅機遇、把握機遇,并演變到生產力,來拉動古鎮的發展,現在如果還是這樣做就不行了。那樣現在的人應該抓住什么契機點呢?現在要有古鎮自身燈光文化品味,而要形成這樣的“品味”,需要各種各樣的專業人才,如金融人才、造燈人才、工業設計人才、營銷人才、燈光設計人才等等,才形成萬商云集、萬家爭鳴的古鎮。
結語:
從批發到零售,從燈飾產品到燈光文化,從中國燈都到世界燈都,區炳文董事長所提出的“燈光文化”讓我們看到未來更為輝煌璀璨的古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