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科委供圖
“只要你手機上下載了相關應用軟件,就可以在LED光源定位系統指引下,找到商場的各個商鋪,同時還能了解相關打折信息。你與商鋪的互動信息能存儲在‘云’端,如果愿意,根據你的消費喜好推送的信息就會源源不斷地發給你。”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簡稱CSA)秘書長吳玲向記者展示LED照明智能化控制的神奇。
今年是該聯盟成立第十年,成員由發起時的43家發展到現在的453家。這個曾組織了水立方LED景觀照明、人民大會堂半導體照明節能改造等LED照明示范工程的產業聯盟,以應用促發展,通過模式和技術創新,讓我國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在國際上贏得一席之地。
1探索
牽頭國際聯盟樹“新旗幟”
“LED產業發展之初,在中國90%以上是民營的中小企業,只有抱團發展,率先形成產業鏈,才會擁有主動和優勢。”
“10年前,真正看好LED的發展的人并不多。”聯盟秘書長吳玲說,當初負責科技攻關項目時,也有專家提醒“LED別像當年節能燈一樣,省電不省錢”,公眾很難接受。當時的LED照明也確實存在許多技術問題。
“不能說LED發展很有序。但有一點很明顯,LED技術經過幾年推廣,已經逐漸成熟了。”她說。
“LED產業發展之初,在中國90%以上是民營的中小企業,只有抱團發展,率先形成產業鏈,才會擁有主動和優勢。”國內一些LED企業表示,就國內LED產業而言,唯一的選擇就是形成聯盟,不“窩里斗”,才有可能參與國際競爭。
在這種認識下,國內43家從事LED的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于2004年10月成立了CSA。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已發展至包括來自香港和臺灣的共計453家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在2009年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中,LED產業被列入五個合作項目之一。
基于彼時國際LED產業迅猛發展,來自歐洲、美國和韓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LED行業協會,均認為成立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的時機已經成熟。伴隨中國LED產業的崛起和服務意識的提高,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準確把握“時間窗口”,吳玲提出半導體照明“全球產業”概念,各方需聯合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并以“聯絡人”的角色開展大量的協調工作,贏得了各成員的一致認可。在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成立時,吳玲以全票當選為主席。
由于在中國內地尚無法注冊國際性組織,因此選擇在香港注冊了國際半導體聯盟(ISA),于2010年10月17日宣布成立。
ISA成立以來,發展迅速。目前成員已涵蓋半導體照明全產業鏈,飛利浦、歐司朗、三星等國際巨頭均已加盟,成員產能占全球半導體照明產業產能的70%。
然而,吳玲等人也意識到,ISA成立不等于成功,“我們拿什么吸引成員?有市場未必有話語權”。
ISA通過組織大量的活動,編寫相關指導性文件和白皮書,不斷提高知名度,擴大國際影響力,同時逐步樹立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并融入了中國產業訴求。
2開拓
抱團做標準打造“信心標簽”
針對技術創新與應用市場需求,從2008年開始,聯盟就開始組織企業制訂技術規范。以自有技術支撐,加快聯盟標準研制,打通市場通道。
“原來講LED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市場應用,互換性難。我們所說的規格接口,就是類似于手機充電器的接頭標準。”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阮軍說,各種產品規格不一樣,傳統標委會不愿意做接口標準。
聯盟想做,企業也有擔憂,一旦參與了聯盟標準制定,技術帶進去以后,如果市場推不開,那就很麻煩。過去聯盟曾多次調研,阮軍注意到,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內LED企業數量多,但規模小而散,產業資源不集聚,缺乏龍頭品牌企業。此外,行業研發力量分散,創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同時,半導體照明標準認證體系還不健全,市場競爭不規范,產業發展環境不完善。
聯盟并未因此悲觀,“隨著技術不斷進步,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15年功能性照明市場滲透率將要達到30%”,阮軍說道。
針對技術創新與應用市場需求,從2008年開始,聯盟就開始組織企業制訂技術規范。以自有技術支撐,加快聯盟標準研制,打通市場通道。
聯盟標準以企業為主體,廣泛征求企業意見,提高了企業參與標準的積極性,通過產品質量認證等聯合企業共同應用推廣聯盟標準,聯合打造政府采購與消費者市場選擇的“信心標簽”。
目前,聯盟標委會已組織發布26項聯盟標準,其中以聯盟標準為基礎完成制定了5項國家標準,2013年另有3項國家標準完成立項,正在制定中。2013年11月有2項標準以兩岸共通技術規范的形式發布。
然而,當前聯盟標準的法律地位還未被認可,聯盟所探索開展的第三方標準、認證等行業專業化服務領域還需要國家進一步開放。“我們的思想要像降落傘一樣,只有開放,才能大有作為。”阮軍說。
3創新
實驗室起步堅決走創新道路
作為首家依托產業聯盟建立起來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民辦科研機構的管理和運行模式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之路。
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是迄今唯一依托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2012年1月獲科技部批復籌建的實驗室,經過發起單位多次討論與研究,于2014年注冊為民辦非企業法人實體。兩年內成長壯大起來的這個實驗室在民辦科研機構的管理和運行模式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之路。
“實驗室的注冊是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這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在運營模式上進行創新。”聯盟秘書長吳玲說。
渴望在全球范圍內拿到技術源的吳玲,一開始站在國際視角看待實驗室的定位。她選擇在中關村注冊民辦非企業法人實體,是因為這個非營利的、開放的、國際化的創新平臺,更符合國際上開放創新的模式,所以實驗室現在甚至可以為國外重點大學培養博士。
在經費投入上,實驗室主要采用產業界“自帶干糧”聯合參與的方式,“我們要解決的是行業共性技術的問題,包括支撐市場應用的標準問題”,吳玲說。
如今,實驗室已經技術服務近30家企業,并在北京、常州、珠海成功孵化3家企業,技術轉讓與服務收入超過3000萬元,無論是LED路燈智能管理系統還是正在開展商業推廣的智能穿戴新產品,都依托在這個技術平臺之上快速開花結果。
“我們的重點實驗室,既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也不完全等同于企業類的實驗室”,吳玲坦言,他們所做的是一個行業共性技術的平臺。
>>政策背景
首都創新大聯盟組建產業“盟友圈”
作為北京市科委推動成立的首都創新大聯盟的理事長單位,時至今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的成長故事已成為產業聯盟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縮影。
隨著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的不斷發展,局限在單個領域的聯盟面對新的挑戰,產業融合、跨界發展是內在需求和大勢所趨,成為新興產業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北京市科委湯健處長介紹,在此背景下,進一步整合資源,實現跨聯盟、跨領域的合作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
對此,創新大聯盟積極組織7家聯盟申報國家科技服務業創新發展試點,由聯盟牽頭整合研發、成果轉化孵化、知識產權與標準、科技金融等資源,圍繞產業鏈和創新鏈,完善科技服務鏈,促進技術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促進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服務國家和首都創新戰略。
7個試點項目既涉及科技支撐教育、旅游、健康等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又涉及基于信息技術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發展,將打造以聯盟為載體的科技服務新業態。
創新大聯盟組織成員聯盟和企業與貴州、河北等地區的有關科技需求進行對接,TD產業聯盟、長風聯盟、半導體照明聯盟、閃聯等聯盟與貴州省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