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照明行業的快速發展,智能照明的概念逐漸在行業里顯現,但由于一直以來受市場消費意識、市場環境、產品價格、推廣力度等方面的影響,智能照明一直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
近年來,全球為提高能源節約效益,以歐美政府為首,紛紛出臺新能源法規,如美國政府加大稅務補貼,鼓勵企業更換照明系統;加州引進新的建筑規定,要求照明電力使用密度須嚴格按照標準的建筑準則強制導入自動調光系統,一律禁止手動控制;歐盟能源指令設立了20-20-20目標,旨在2020年前減少20%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20%的能源消耗,并增加20%的再生能源比例。種種政策驅使國際LED照明品牌企業加強部署可依環境自主調整亮度的LED照明方案,因而帶動起智能照明發展的熱潮。
在國內,雖然目前智能控制還未形成規模性消費市場,但大部分照明企業都看到了智能照明的大趨勢,積極向潮流靠攏。一方面,能源法規嚴格限制企業、家庭耗電幅度,單純替換LED燈泡已難符合日益嚴苛的要求,因此,LED照明廠商開始大力推廣可依環境自動調整亮度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進一步提升LED照明系統的省電能力,努力發展企業的智能控制產品。
同時,企業在渠道建設上也一直在探索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模式。因此,接近現實需求的產品在不斷增加,產品的功能定位和穩定性均已取得長足的進展。另一方面,企業、設計師、工程公司等團體也積極地引導著消費者接受并認可智能化照明產品,推動智能照明的快速發展。
商機凸顯,照明智能化已成必然趨勢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的國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地產行業更是突飛猛進。與地產行業息息相關的照明行業也在巨大的機遇與競爭面前紛紛尋求創新與突破,從而涌現出各種技術型的廠家,智能化產品的呼聲越來越大,尤其是燈具與智能控制系統的結合,成為了照明解決方案中最有競爭力的產品。
根據飛利浦官方資料預測,2020年全球照明市場營收規模將達900億歐元。其中,高達57.4%的收入比來自LED燈具及控制系統,這一收入將成為LED供貨商最主要的營收來源。據權威機構數據顯示,全球智能照明產值在2013年已達到9100萬美元,2014年更是有望快速翻倍成長至2.5億~3億美元,2019年更將發展至14.71億美元的規模。
目前歐洲地區為智能照明最大市場,尤以商業建筑、戶外照明與汽車應用居多,北美則為第二大市場,吸引愈來愈多當地LED企業投入智能照明產品發展,而亞太市場被視為最有發展潛力的新興市場,2013~2018年相關產值成長率將高達37.7%。
面對智能照明這片新的藍海,不少照明行業巨頭都已經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劃,并相互結成聯盟,共謀發展。Dialog、恩智浦、意法半導體等LED驅動IC開發商,也相繼提出了包含芯片、聯網技術通信協議與應用軟件的設計方案,以降低LED照明系統企業開發智能照明產品的門檻與整體BOM成本。
曾經有人這樣形容LED與智能系統之間的關系:“LED照明如同一輛保時捷,在鄉間泥濘小路上它的行進速度可能與拖拉機相差不大,但如果我們修一條路,與保時捷一起賣給用戶,就會讓用戶明顯感受到更多的便利和享受。”但怎樣修這條路,在修這條路的時候會遇到怎樣的問題,這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同樣,如何運用好LED的特性打破智能照明的瓶頸,是每一個照明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目前,對于已在智能化領域有一定成就的照明企業而言,如何在技術上進一步發力,提升系統整體控制的成熟度,以及如何將系統與燈具更好地結合起來,使用戶更好地掌握對系統的控制與對燈具的使用,從而使智能照明控制真正落地。
且行且思,莫讓智能系統成華麗擺設
盡管行業一致看好智能照明的發展前景,國內外的巨頭企業也致力于推動智能照明的發展,但智能照明對于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依然是一個陌生的“名詞”。目前,很多企業的智能控制系統產品尚在研發與完善階段,而已經推向市場的多數產品也僅應用于酒店、會所、別墅等高端商業場所,應用并不廣泛。
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技術不夠成熟是其一,整體智能控制系統造價過高是其二,但對普通消費者而言,智能控制系統之所以未能深入人心,成為生活必需品,最主要的原因,是智能控制系統并不實用。
筆者在進行民意調查時了解到,很多消費者對智能照明持一種可有可無的態度,對智能控制系統中附加的各類“模式”并不“感冒”,“誰會有事沒事就把自己的家一會變成音樂廳、一會變成舞臺、一會變成高級餐廳,一會又變成會議室呢?”普通消費者對智能的理解是更便捷,更節能、更科學,更傾向于打造舒適的家庭氛圍,而華麗的燈光模式就如同魔術一般,雖會給人帶來一時的驚艷,卻不會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久而久之甚至會成為一種高價的擺設。
上下求索,智能化“親民之路”方為正道
作為對燈光理解最為透徹、對市場需求了解更深的設計師群體,卻表達了另一種擔憂:智能控制系統落地難度大,其使用穩定性及造價是最大阻礙。從設計的角度而言,智能照明必定朝著“以人為本”的方向發展,根據不同的需求對照明進行不同的設計,從而達到賦予空間情感及讓空間更具靈活性的目的。
但目前無論是已推向市場還是正在傾力打造的智能化照明,無不向著“高大上”的方向行進,很多廠家甚至認為LED產品發展的最后結果必然是與系統的結合與配套,而不會只單純賣燈具。然而,當LED依然作為光源產品時,在消費者眼中,價格還是主要考慮因素,即便LED與智能控制系統的結合賦予了其各種令人向往的優勢,但依舊無法吸引普通消費者,因此智能照明要“親民”依然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自2009年IBM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后,智慧城市在我國的發展是風生水起。截止2013年,我國已有四百余個城市宣布建設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必然帶動智能照明的發展,這是一項需要被普及、被認可的事業,智能照明若一味只走“高大上”的路線,以奢侈品的態勢發展,到最后必然會被另一波“奢侈品”打敗。
很多行業的規律一般是需求決定生產。然而,奇跡往往是那些不走尋常路的思想創造出來的,從而成為時代的領跑者,比如在互聯網時代誕生的各個平臺。所以,在現今時代,緊跟需求只能求得生存,發展永遠來自于創新,來源于對社會整體需求的探究與深化。因此,智能照明的發展必然也需要立足于整個社會的發展形態,立足于廣大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從而打造出最實在的智能照明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