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學研究不必一味追求高深莫測、玄之又玄的領域
二、“小人物”也能拿諾獎,真正有價值的創造只能出自對科學探索的堅守,而不是在乎論文和各種量化指標
三、跨界或者交叉已經是現代科學突破的應有之義,在基礎理論難有重大創新的今天,“制造”工具和借助工具發現自然奧秘一樣重要
2014年諾貝爾獎自然科學獎項陸續揭曉后,各種熱評不斷。也難怪,作為這個星球上迄今最具說服力的科學大獎,諾獎的魅力超越了科學的專業壁壘,成為吸引全世界目光的熱點新聞。
對關心諾貝爾獎的中國公眾來說,4名華裔科學家獲獎預測的落空,或是熱烈討論中國科學家離諾獎究竟還有多遠,都算是與諾獎拉近距離的表現。綜合歸納各種評論特別是來自學術圈的分析和解讀,今年的諾獎或許為中國的科學家們給出了這么三個特別“提醒”:
一是科學研究不必一味追求高深莫測、玄之又玄的領域。諾貝爾獎并非科學研究的目的和終點,但即便真的有人將獲得諾獎作為研究最大動力,那么這條諾獎規律依然成立:能夠在基礎研究領域獲得重大突破自然激動人心,比如這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發現大腦定位系統的3位科學家,但如果有發明創造能夠造福人類也會是眾望所歸。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發明了藍色發光二極管的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分享。正是藍色LED的發明,集齊紅、綠、藍三原色,使得節能低耗的發光二極管(LED)照明真正惠及全人類,“照亮”21世紀。這個已在生活中廣泛使用的新型光源,其發明有著堪比愛迪生發明電燈的意義。
二是“小人物”也能拿諾獎,真正有價值的創造只能出自對科學探索的堅守,而不是在乎論文和各種量化指標。有科學家評論,這次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之一中村修二,從履歷和研究經歷看,似乎只是一個科學界的小人物。正如他自己曾打趣說,因為大公司的研發力量把山頭都占滿了,競爭太激烈,只有另辟蹊徑走別人不走的路。
對此,可以借用中國科學院黃慶研究員一段有趣的評述:“中村修二是一個公司的普通職員而已,發明藍色激光器之前他也只是日本一個不知名大學(德島大學)畢業的碩士生。回想到2002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日本的田中耕一,一時間世界化學家們都不知道這個人是誰,日本化學界也都茫然地面對記者的提問,后來才知道田中耕一只是島津制造所的一個小職員,本科生學歷,所發表的關于測定蛋白質質量的論文也只是登載在日本一個小刊物上。”
可以這么說,無論是個人還是學術大環境,應當讓科學成為“充滿冒險、樂趣、堅守和奉獻的探索之旅”,而不是“急功近利炫耀的舞臺”。
三是跨界或者交叉已經是現代科學突破的應有之義,在基礎理論難有重大創新的今天,“制造”工具和借助工具發現自然奧秘一樣重要。從這一屆的諾獎來看,科學的進步在尖端領域已經很難區分具體屬于什么學科。本次諾貝爾化學獎鐘情于3位在“發展超高分辨熒光顯微鏡”上做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科學同行評價他們,“得獎的工作反映現代科學的交叉:實際上是物理學研究、目的是觀察化學分子、用途是生物醫學研究,所以橫跨物理、化學和生物”。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這個成果,可以形容為制造人類揭開微觀世界面紗的工具,將肉眼所能分辨的0.1毫米的尺度,拓展到納米級,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更微觀的尺度觀察生命體存活的自然狀態。此前,諾貝爾物理獎也曾兩次頒給顯微鏡設計領域的科學家。
這也提醒科學家們,條條大路可能都通往科學圣殿,就看能不能堅持走完。這一點,從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貝齊格身上也能看到——在失業時,他把儀器搬到了搭檔家中,繼續那個后來幫助獲得諾獎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