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進入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的披露期,不少公司為粉飾業績做起各種準備,通過政府補貼來提升去年業績的不在少數。
據統計,自2014年12月1日至2015年1月10日,滬深兩市分別有18家和12家公司發布公告稱獲得了政府補貼。
從具體補貼金額來看,滬市18家公司共獲得補貼約9.49億元;深市12家公司共獲得補貼約5.39億元。也就是說,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這30家上市公司共獲得政府補貼約14.88億元。
而從具體公司來看,滬市的三安光電發布獲得政府補貼的公告5次,同時,也是30家公司中獲得補貼金額最高的,為5.74億元。雖然,在公告中三安光電并未表示所有補貼都會計入2014年業績,但1月6日公司發布的公告顯示,經研究決定,撥付福建晶安光電有限公司補貼資金1200萬元。該款項已收到。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該筆款項于收到時確認為當期收益。而剩下的幾份公告中,公司均表示,相關生產設備補貼款項于收到時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計入損益。
另據,三安光電2014年10月29日發布的2014年三季報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34.78億元,同比增長32.16%;營業利潤10.09億元,同比增長67.4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5億元,同比增長38.02%。其中,第三季度營收13.01億元,同比增長35.89%,環比下降3.94%;歸屬于上市公司凈利潤3.84億元,同比增長28.92%,環比下降12.35%。
依照三安光電去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政府補貼僅能算是錦上添花。
另據統計數據顯示,上市公司2014年半年報中,有88%的公司收到政府各項補助,部分公司獲得的補助遠遠超過凈利潤。
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處于數量稀缺且嚴格審批的環境,因此公司上市也就成了當地的一種政績工程,也就形成了地方政府為保持這種 “經濟發展面子”而不斷對當地上市公司輸血保殼,但政府補貼對上市公司實質上是“治標不治本”。隨著退市制度的完善和注冊制的實施,企業上市融資門檻將降低,希望這種政府補貼輸血的現象也會逐漸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