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照明行業來講,LED補貼顯然不是一個新鮮詞匯,我國政府自2009年開始補貼LED照明產業,中央財政已經連續6年對半導體照明行業進行各項補貼,在補貼的支持下,LED行業尤其是LED芯片產業確實迎來了井噴式發展,但這種發展卻被業內人士稱之為不健康的畸形發展。尤其是伴隨補貼而來的非公平、腐敗、依賴癥等問題更是備受詬病。
取消LED補貼的呼聲早已有之,但近一兩年越唱越熱鬧,政府似乎也變得理性,開始往補貼改革的道路上行進。
“取消補貼”傳聞甚囂塵上
改革的苗頭始于2013年3月中旬深圳突然廢除LED產業規劃,這被外界解讀為LED補貼政策回歸理性的表現。
此后,政府也陸續釋放了取消或暫緩發放補貼的信號。但真正引起業內一片嘩然的還是近期媒體對“取消補貼”連篇累牘的發聲。2014年12月23日,臺灣媒體報道稱:“大陸政府將要求停止向與LED相關的晶圓和芯片制造商提供補貼或稅收優惠。此類補貼政策破壞了市場機制,同時可能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此消息一出,便導致內地數家受利政府補貼的LED芯片企業股價下降,LED上游芯片廠商三安光電、華燦光電股價分別下跌0.7%及1.4%。
傳聞的源頭始于一份通知,2014年12月19日,《國務院關于清理規范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 《通知》)下發,《通知》要求全面清理已有的各類稅收等優惠,文中開宗明義規定中國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一些地區進行稅收、非稅收和財政支出實施優惠政策,雖然促進投資并促成產業聚集,但也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甚至違反對外承諾,引發貿易摩擦,因此各省級政府要在明年 3 月前向財政部報送各專案清理情況。
上述《通知》要求:“未經國務院批準,各地區、各部門不得對企業規定財政優惠政策。對違法違規制定與企業及其投資者 (或管理者)繳納稅收或非稅收入掛鉤的財政支出優惠政策,包括先征后返、列收列支、財政獎勵或補貼,以代繳或給予補貼等形式減免土地出讓收入等,堅決予以取消。”
將此政策套用到LED行業,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吸引LED芯片企業落戶投資,用財政進行補貼,必須經國務院審批,審批方式已明顯收緊。
雖然補貼取消的傳聞越演越烈,但是目前還沒有聽到證實的官方聲音。而企業也紛紛表明目前還沒有收到取消補貼的消息,相關的政策還沒有下達。據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行銷中心協理林依達透露,“2014年12月19日的重要紅頭文件,是取消優惠稅收,根據各地區當時對于LED行業的稅收優惠補貼及稅收返還,企業需要在2015年3月底上報國務院進行審核,而這些文件還沒有落實,都是企業及傳媒的相關推測而已,所有LED同行都沒有收到相關通知,是否取消LED補貼這個結論,要2015年3月底報批國務院才能最終確定。”
能否取消 各執一詞
補貼是否真正取消我們還不得而知,但傳聞的鋪開至少表明了這種跡象,星星之火終究會發展成燎原,我們或許從這些政策信號中可以發現些蛛絲馬跡。但是針對補貼是否應該取消這一話題,照明業卻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有歡呼者,也有唱衰者。
贊成者:取消勢不可擋
贊成取消補貼的人紛紛表示,補貼已經完成了歷史任務,是時候退出歷史舞臺。
深圳珞珈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投資顧問黃建認為,政府取消節能產品的補貼是勢所必然。他表示,市場經濟的原則就是自由競爭,政府補貼的存在只能是政府參與市場決策引導的暫時之舉。如今,LED的應用已非常廣泛,而投入其中的企業或項目已經到了行將過剩的地步,再行政府補貼將會導致產能過剩,不利于該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補貼政策的取消,表面看是壞事,其實是好事。”深圳市奧奇多奇照明有限公司總經理林青直截了當地指出,他表示,剛開始政府補貼的大多是LED上游產業,促進了上游企業產能井噴式發展,如此一來,催生了虛假繁榮,并導致上游產能嚴重過剩,形成上游產品價值與價格的偏離,以致任性的人們一窩蜂地投入中下游行列。其結果導致LED照明產品無序競爭,劣質產品大行其道,惡性循環。嚴重影響本應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LED行業的形象,破壞了市場環境。
特優仕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何偉則表明,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LED產業已逐漸成熟,政府在這個時間點考慮取消補貼,非常合理。
反對者:補貼仍有余力
不贊成取消補貼的人認為,政府補貼還有余熱未發揮,不應該完全退出,應該在補貼形式和內容上進行適當調整。
中國照明學會半導體照明技術與應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趙飛直言,政府這幾年對LED產業的扶持是相當具有成效的,LED技術明顯提升,價格明顯下降,消費者接受度較高。以廣東省為例,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近200萬盞路燈完成改造,既省錢又節電;還惠及一大批企業做大做強,這就是政府補貼帶給企業最大的實惠。因此,未來政府應該加大力度,助推我國由LED大國向強國轉變。
江蘇博睿光電有限公司副總梁超認為,政府在適當的階段給予企業適當的補貼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告訴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LED技術及其產業生命周期還遠未成熟和停滯,未來在一些細分技術方向上仍然會存在創新突破的空間,基于對新技術準確把握的基礎上,政府給予相關創新主體一定的補貼和支持,仍然有必要,而不應該一刀切。
“政府補貼從兩個層面上來講是好的,一是讓中國有了自己的芯片;二是LED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廣東三雄極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巖非常認同補貼的積極意義,在他看來,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同方股份等中國芯片巨頭之所以能最早練成“武功”,并迅速膨脹擴大,所借助的就是補貼,他認為政府還可以再補貼下去,現在還沒到盡頭。
“政府支持”仍在發力
雖說,取消補貼的傳聞甚囂塵上,但政府并未停止對LED產業的發力。根據廣東省科學技術廳2014年11月14日發布的《2014年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申報指南》顯示,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標準光組件是其中一項。可見光通信技術及標準光組件將在四個方面獲得資助:1、可見光通信關鍵技術研究支持強度為500萬元/項;
2、可見光通信工程化應用關鍵技術支持強度為500萬元/項;
3、面向標準光組件精準化與規模化生產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支持強度為500萬元/項;
4、標準光組件檢測評估技術體系支持強度為300萬元/項。此外,2014年12月23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又發布了《廣東省財政廳關于2014年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扶持基金的公示》,省科技廳、省財政廳安排設立7.5億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投資基金,重點扶持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領域發展。
但上述提到政策并不是對產能、項目或生產設備的補貼,而是對技術的補貼,就廣東發布的“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投資基金”來看,地方政府正在試圖把“紅包”花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