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 long ago, 傳統光源時代,說到色溫,大家只關心“黃光、白光”,不大關心光色跑偏的問題。反正傳統光源色溫就那幾種,選一個就行,一般也不會跑偏去哪。到LED時代,我們發現:LED的光色啥樣都有。即使是同一批燈珠,都有可能偏差到千奇百怪,紅紅綠綠好生熱鬧~~
鑒于此亂象,有個良心LED燈具廠向客戶承諾:“我們的燈具,色溫偏差±150K以內!”,也有設計公司在做產品選型時,規格書上注明:“燈珠色溫要求偏差±150K以內”。
這個150K的依據是引用傳統文獻結論:“色溫偏差±150K以內,人眼難以察覺”。他們認為:規定了色溫“±150K以內”,就可以避免紅紅綠綠的事情發生。其實,圖樣圖森破……關于色溫這事,還真的“沒那么簡單”……
先舉個例子,就在這個廠的老化室里,我看到兩組明顯不同光色的燈條,一組正常暖白,另一組明顯偏綠。如圖,能發現兩根燈條的區別吧?一紅一綠,有木有?按照上面的說法,人眼都看出明顯差別了,色溫差距肯定高于150K了吧?
俺從包里掏出“神器”——微型智能光譜測試儀,對著它倆分別測了一下。結果是這樣的……
看到沒?人眼看上去完全不同的兩個光源,“相關色溫”只相差20K!你真的以為……右邊那根色溫高了20K,就被你看出來了么?
難道“色溫偏差±150K以內,人眼難以察覺”這個結論不對嗎?莫急,聽我慢慢解釋:先說說色溫(CT)vs 相關色溫(CCT)這兩個概念。我們平時說光源的“色溫”,其實一般都是引用檢測報告上“相關色溫”這一欄。《建筑照明設計標準 GB50034-2013》里對這兩個參數的定義:
2.0.45 色溫 Colour Temperature
當光源的色品與某一溫度下黑體的色品相同時,該黑體的絕對溫度為此光源的色溫。亦稱"色度"。單位為開(K)。
2.0.46 相關色溫 Correlated Colour Temperature
當光源的色品點不在黑體軌跡上,且光源的色品與某一溫度下的黑體的色品最接近時,該黑體的絕對溫度為此光源的相關色溫,簡稱相關色溫。單位為開(K)。
如果你能清楚理解以上這段話的意義,就不必往下浪費流量了,點擊右上角轉發就行了哈^_^。如果理解不甚清楚的同學,請繼續往下翻……
先舉個容易懂的例子。假設,我說的是假設!咱們國家只有一條鐵路:京廣線。早年俺窮,只能坐火車旅行。老婆打電話查崗:“你現在哪呢?”我正好在鄭州,就回答:我在鄭州。明天她又問,我說:現在武漢。于是,我們習慣了使用北京、鄭州、武漢、廣州來標示自己所在的位置。
又是假設,有一天俺有錢了,買輛汽車自駕游,離開京廣線,到了西安。又被查崗,老婆沒文化,只知道京廣線,不知道西安在哪。我只能找個離京廣線“最近”的地方,告訴她:我在鄭州。瞧瞧,你笑了吧?你說我胡扯吧:“西安離鄭州辣么遠,你也好意思說?”但是,沒錯啊!我說的是“相關位置”!如果在南京,就可以說:“我在武漢!”
以上純屬段子,說明“位置”和“相關位置”的關系。下面回到色溫來。
地圖上的經緯度表示城市的位置,“色坐標圖”上的(x、y)坐標值表示某個光色的位置。看下圖,(0.1,0.8)這個位置就是純綠色,(0.7,0.25)這個位置就是純紅色。靠中間部分基本是比較白的光,這種“白的程度”無法用文字描述,就有了“色溫”這個概念。
鎢絲燈泡不同溫度時發出的光,在色坐標圖上表示為一根線,叫做“黑體軌跡”,簡寫為BBL,也叫做“普朗克曲線”。黑體輻射發出的光色,我們人眼看上去是“正常的白光”。一旦光源的色坐標偏離了這條曲線,我們就認為它“偏色”了。
我們最早的鎢絲燈泡,無論怎么做,他的光色都只能落在這條表示冷暖白光的線上(上圖里的粗黑線),我們把這根線上不同位置的光色叫做“色溫”。現在科技發達,我們做出來的白光,光色不一定就正好落在這根線上,只能找一個“最近”的點,讀出這個點的色溫,叫做他的“相關色溫”。現在你知道了吧?別說偏差±150K了,兩個光源就算CCT一模一樣,光色也可能大不相同呢。就像上面說的“西安 vs 鄭州”那樣……
把3000K這條“等溫線”放大看:
什么?你還是不懂?那我也沒辦法了……總之,一句話:“只說色溫是不夠的,即使大家都是3000K,也會有偏紅或偏綠的可能”。查崗時說在鄭州,丫可能是在西安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