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4月8日,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應用推廣委員會農業與生物照明工作組2015年第一次工作會在聯盟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是研討農業與生物光照最新的進展,提供“十三五”農業光照的項目建議,討論工作組2015年的工作重點。會議由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組組長徐志剛主持,聯盟秘書長吳玲、中科院半導體所副所長陳弘達到會致詞指導,來自植物光照、農業養殖、昆蟲驅誘方面的國內知名院校、研究機構以及LED農業照明生產設施單位共30余人參加了討論。
徐志剛教授匯報了工作組自成立以來,在參與標準起草、組織研討研究與應用中的問題、提供十三五農業光照的項目建議、宣傳推廣農業照明技術等方面的工作。為了增強工作組的核心力量,徐志剛為無錫華兆泓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常保延頒發了副組長聘書,還新發展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農機院兩家委員。
陳弘達副所長對各位代表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他提出農業LED光照是傳統照明的延伸和擴展,是在傳統照明之外逐步發展出來的一個非視覺照明領域,這個非視覺照明領域,不僅包含農業光照,還包含LED光通訊和LED人體醫學,LED農業光照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LED光源特別適合于農業光照,為優質農產品的生產提供了技術和產品支撐,更為重要的是,農業LED光照為LED提供了巨大廣闊的應用市場。
聯盟秘書長吳玲指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已列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光照作為生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已經成為提升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同時,全世界一半的農藥撒在中國的土地上,而通過控制LED不同的光波段驅誘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量更是意義重大。科技部正在調研“十三五”重點科技項目,我們在半導體照明的建議中也將農業光照列為了發展重點,國家要求新項目要全產業鏈一體化組織實施,而現在技術的發展也到了交叉融合的階段,在農業光照這個重要的領域,中國的潛力是最大的,但我們的基礎機理做得還不夠。希望工作組能真正聯合聚集起鏈條上的不同環節,一起開展些實質性的討論,提出發展的困難和建議,并要有所行動,抓住機會。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徐志剛、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陸宴輝、廈門通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虹分別就“LED農業照明的最新技術與應用進展”、“LED在昆蟲誘捕方面的研究與應用進展”、“都市垂直農業的市場及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匯報。
徐志剛教授提出,農業 LED 光照基礎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光生物學、植物工廠節能機理與優化栽培模式、溫室補光標準與低成本補光機理3大塊。光生物學主要包括植物光照的生物學機理、畜禽水產養殖光照的生物學機理、昆蟲趨誘的生物學機理、人類皮膚LED光療生物學機理、微生物LED光照生物學機理。植物工廠節能機理與優化栽培模式主要包括光-葉溫耦合的植物工廠的節能調控原理及其栽培模式優化、光-葉溫-根溫耦合的植物工廠的節能調控原理及其栽培模式優化。溫室補光標準與低成本補光機理包括溫室補光標準、溫室低成本補光的機理與方法。應用技術研究包括溫室低成本補光裝備與系統、植物工廠裝備與技術、植物工廠配套栽培技術、植物工廠專用品種選育。
陸宴輝詳細介紹了農科院在害蟲天敵趨誘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昆蟲的可見波長范圍為250-700nm,對紫外光敏感而對紅外光不可見,利用天敵昆蟲以及微生物制劑防治害蟲的研究已有了非常好的基礎和應用,下一步需要和企業結合起來一起開發產品,在這方面的應用需求很大。
徐虹提出,在政治經濟環境和農業產業環境的雙重需求下,都市垂直農業智能控制需求日增。農業市場發展逐漸由大田農業、設施農業向都市垂直農業發展,都市農業市場將由工廠集中化向商業、工業、居住樓宇的分散性轉化。而都市農業技術發展將實現跨界技術融合和創新的超越照明。開發都市垂直農業智能控制系統目前需要基礎研究的進一步開展以及各個要素相互間關系的優化和控制,系統需要對生物和系統應用環境的多樣性、季節性的適應性和冗余性的滿足,需要安全性、可靠性、簡單友好控制界面、自適應和自我學習能力。
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楊銘、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劉文科博士、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劉厚誠教授、浙江大學、杭州朗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泮進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紅、福建農林大學光電子農業工程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徐永、中科院半導體所照明中心高工宋昌斌、北京玖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家琪、飛利浦植物LED照明經理于靜、江蘇國星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將國良、荊楚理工學院田學軍、曾昭凱、南京云泰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彤、衢州恒業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善新民、山東天時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顧秀梅、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李成宇等參會代表對“農業照明標準系統的提案建議”、“如何開展LED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廣”、“工作組的工作重點”等三個議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做農業事業要有大的情懷,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應該利用聯盟的平臺和資源,實現產學研用的有效結合,上下通力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動,共同開發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