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對企業來說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對提升企業實力和影響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可起到借船出海、錦上添花的作用,甚至還可以讓企業扭轉乾坤,反敗為勝。例如一些企業因為資金問題面臨倒閉解散,但因為突然得到資本的扶持,成功引入了風投,瞬間做大做強起來,成為行業的龍頭老大。類似阿里巴巴、騰訊QQ等大咖企業的發展史就是較好例子,在此不多贅言。
但是另一方面,運用不好的話,過于盲目或跟風加入資本市場,稍有不慎,同樣會給企業帶來諸多困擾,甚至是致命的打擊。常見一些企業出現股權之爭導致企業創始人出局;又或企業被資本強行收購,從此企業前景暗淡,一蹶不振;又或過于引用資本進行大幅項目投資,但投入大效益差,資金回籠困難,負債累累,最終致使企業破產等等。
眼下,在LED照明行業,企業IPO、上市、重組、并購成為行業一大熱門話題,照明企業玩轉資本市場幾乎是當前的一個潮流時尚,趨之若鶩,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縱觀LED照明行業,呈現一個非常可觀的發展前景,LED照明市場迎來增長的暴發期,有數據顯示,LED照明目前的普及率才20%至30%。業內分析認為,未來五年,LED照明的滲透率可能超過80%,發展空間非常大。
根據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LED照明產業整體規模達到3507億元人民幣,較2013年的2576億元增長36%,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其中通用照明產值約1171億元,增長率約68%,占應用市場的比重也由2013年的34%,增加到2014年的41%。LED照明產品國內市場份額達到16.4%。
從增長數據、發展前景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諸多照明企業爭相進入資本市場的理由——希望通過這一途徑此把企業做強做大。一個如此產值數量龐大的市場商機鮮明地擺在眼前,似乎沒有不去追逐的理由。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伴隨著企業爭相上市、重組并購的資本追逐背后,行業“洗牌”、“關停”、“跑路”、“退出市場”等行業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反映了國內照明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殘酷,而海外市場萎縮,出口市場也并不好做,不少外貿企業轉戰國內照明市場。而國內照明產品同質化嚴重,并且沒有形成較為統一的產品標準化,市場相對混亂;大多企業之間的競爭優勢趨同,真正具有強大綜合實力的大品牌企業不多,更促使行業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競爭的激烈。
在此情形下,如果企業只是根據眼前取得較好的效益增長,盲目樂觀地擴大規模實力,從而玩轉資本市場,這無疑給自己帶來諸多風險。另外,如果操作不規范,沒有理清資本關系,急于加入資本市場運作,同樣會給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
近期,中外資財團用33億美元成功收購飛利浦Lumileds80.1%的股份,引發了眾多關注。有分析認為這對雙方都是共贏,因為中國是世界最大的LED制造國,對光源及芯片需求極大,國內廠家因缺乏技術專利及品牌知名度,無法打開國際市場,而國際知名廠家由于設計、制造、銷售渠道等成本偏高,無法達到市場占有率,此次收購有利于降低整個環節成本,增加市場占有率。
這一起收購案例值得我們借鑒和啟發的是,玩轉資本雖然終究是為了提升或擴大企業自身實力,但著眼點應有所區分或側重。建議企業不要僅僅為了擴大產能規模、擴大產品多元化業務而貿然進入資本市場,而是把著眼點放在技術專利、優勢技術、渠道資源、管理模式等方面取長補短,轉型升級,從而發揮資本轉化的作用,在產品、技術、品牌、渠道等方面真正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