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對于中國電視制造業而言,是一個值得永遠銘記的年份。這一年,中國電視制造業舉全行業之力完成了CRT顯像管的產業布局。然而,中國CRT電視并沒有由此爆發性的快速增長,反而得到了一個損失巨大的教訓。因為當中國電視制造業還在謀劃CRT未來的時候,LED液晶時代已悄然來臨。投入CRT顯像管產業布局所造成的巨大損失,給中國電視業上了一堂名為“顯示技術迭代”的課。
那么,中國電視制造業從這堂課中,學到了經驗教訓嗎?答案是不確定的。根據目前的報道,截止2015年年底,中國大陸將有8條全新全新LED面板線投產。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中電熊貓等的面板企業,都在著力推進國內LED面板產能,而由此預計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大陸的LED面板產能將迅猛提升。
令人擔憂的是,作為領先的電視面板技術制造商——LG Display和三星,卻在15年年初紛紛跟進OLED面板的研發和生產。LG Display表示將在15年投入額外的10億美元,用于OLED面板產能的提升。而曾經放棄了OLED研發的三星,也在今年4月份吃起回頭草,將顯示事業部拆分出獨立的OLED事業部,并投入36億美元在韓建立最新OLED液晶屏幕生產線。
韓系雙雄在面板技術上領先全球,是公認的事實,而LGD和三星重金押寶OLED,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證了電視產業內外共同的一個觀點,即OLED的時代即將來臨。但是就在此時,國內面板商對于LED卻異乎尋常的積極,這一切是否又像是回到了那個熟悉的2003年?
實際上,國內對LED的狂熱并非偶然。就技術的生命周期而言,數十年的不斷研發優化,已經使LED液晶技術進入了成熟期。性能趨于最優,生產門檻不會高企,成本也達到了理想水平,對于大多數電視企業而言,LED液晶面板是平衡成本與收入之后,獲取市場利潤的最佳技術和材料選擇。既然有便宜現成的技術,為什么要花錢承擔風險去用新技術呢?這句話,可能就是國內死守LED液晶技術不放的電視企業,內心最真實的獨白。
正如硬幣的兩面,當LED液晶進入技術成熟期,也代表著LED本身的進步空間,到目前也已經十分局限。而與之對應處于萌芽新興的OLED技術,其在技術上的突破性和前景不可估量。OLED將在未來替代LED液晶技術,早已是不爭的事實。OLED之于LED,正如十年前LED之于CRT,技術迭代這一科技發展的鐵律,是無庸辯駁的。
然而對于全世界都認可的OLED迭代性,中國部分電視企業卻像是不太愿意承認。其中,就以部分企業為最激烈的代表。無論是“媲美OLED到超越OLED,ULED只花了一年”,還是“ULED全面優勝OLED”,亦或是“ULED是顯示技術的革命”,面對來勢洶洶的OLED技術,他們祭出了的諸如ULED大旗,似乎對于自身在LED的建樹無比自信,顯得言之鑿鑿。
但是對于這些ULED的“革命性”,業界卻又表現的莫衷一是。可以肯定的是,ULED始終是基于LED既有技術基礎的一次改良,談不上變革,也更加不可能進入到OLED電視能給人們帶來的想象空間中去。因此,即使掌握了“超越OLED”的顯示技術,他們自己也難免表示“并沒有拒絕OLED”。
這一反復的態度,卻回答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些電視企業在用一種撿便宜的態度,去對待OLED的未來——不要花大力氣投入研發OLED,盡可能延長LED市場周期,榨干LED市場最后一點利潤,若OLED確實可行,他們再安全進入。LED即將被OLED代替,既然全世界都明白這一趨勢,ULED們又怎么可能會不知道呢?
家電行業觀察家劉步塵曾經將ULED定位于“目前OLED戰略最堅定的反對者”,而根據目前ULED在市場宣傳上的策略和語言,這個論述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但正如前文所說,ULED們反對OLED的理由,并沒有經得起推敲的技術突破點,而更大程度像是在出演一場名為“皇帝的新衣”的童話。當童話中那個小女孩,指出ULED就是LED時,那么ULED們可能就會發現,面對OLED時代,自己已所剩無幾。
對于顯示科技的進步而言,中國電視制造業最不能容忍的錯誤不是保守,而是傲慢,尤其是對消費者的傲慢。CRT、LED、OLED,電視顯示技術的發展,始終是以消費者購買需求為根本,消費者的意志才是考驗產品技術的唯一標準。推出ULED,在既有的LED電視市場上帶來體驗的提升,以消費者為出發點而言本無非議,但是言之鑿鑿地以“ULED完爆OLED”的宣傳糊弄消費者,投機取巧的心理躍然于面上,最終消費者會用自己的腳做出選擇。
另一方面,即使當OLED的市場成熟的時候,ULED們再安全進入,這一算盤算得上如意嗎?拋開產品不談,當榨干了LED最后一滴油后,屆時再試圖趕上OLED這趟快車,資金、研發、團隊等等因素,都會讓如這樣打算的企業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終也只能望OLED電視先進者的項背。ULED們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LED時代緊緊不放,但問題是,LED的時代,能被ULED們挽留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