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我們住著全世界最貴的房子,卻用著全世界最便宜的照明產品。”這是歐司朗(中國)照明北亞營銷大區副總裁金鑫的看法,似乎也描述出了當下的中國照明市場。
2015年5月21日,網媒新聞報道稱,4月山西LED燈管價格降幅30%以上,重慶約為20%,而河南部分區域降幅超過了50%。進入2015年,LED照明產品降價已成為中國照明市場行業常態。
近兩年中國本土光企的崛起以及照明產品價格的持續下降,給大展拳腳的外企帶來了更多不利局面。此前,臺灣照明品牌艾笛森大中華區業務處長陳君愷曾在采訪中并不諱言,指出因為(照明產品)價格的沖擊導致艾笛森銷量雖然上升但產值下降的局面。
那么,LED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外企在中國LED市場的發展,是風光還是遭遇尷尬?
三大照明巨頭應對各不同
據LEDinside預估,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規模將達到257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部份占有21%的市場市占率,規模預計達53.97億美元。
這或是飛利浦、歐司朗、科銳等國外大企業看中中國LED市場的原因。
“LED照明產業最有趣之處,在于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客戶。”面對蜂亂的中國LED市場,某外企高管這樣說。當下,面對瞬息萬變的商海競爭,無論多大規模體量的照明巨鱷,無論扎根中國市場有多深,都在深思并且應變中國LED市場巨變。
“飛利浦中國其實和任何一家中國的本土企業沒有差別,上世紀80年代,飛利浦就進入了中國,現在我們95%以上的員工是本地員工,我們就是一個非常強的中國企業。”飛利浦照明大中華區總裁兼飛利浦照明首席創新官邱戎紅說。而2013年,飛利浦推出HUE智能燈,自此之后,智能照明路線成為飛利浦在中國發展的最新商業模式。“(智能互聯)這樣一個新的性能會帶來新的利潤點。”飛利浦照明首席執行官洪岸禮表示。
歐司朗早在1995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共設有四個生產基地。提升品牌力,是歐司朗在中國渠道建設之外的重點發展策略。“我們必須在渠道的策略上面做很多投入,未來我們會在中國做更多品牌形象店,進一步提升歐司朗的品牌形象。”歐司朗(中國)照明有限公司CEO艾小明表示。
并購,往往是涉入細分行業的最快捷方式。2014年9月中旬,扎根中國LED照明市場七個年頭的科銳與林洋照明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提升雙方在戶外照明的固有合作;2014年12月份,上海科銳與中山品上照明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宣布將充分發揮各自在LED照明解決方案和LED封裝器件的領先優勢,實現在商業照明、酒店照明、家居照明等領域高端照明市場的深度合作。
而就在近期,飛利浦照明業務股權并購案塵埃落定,歐司朗分拆照明事業,科銳擬分拆電源及射頻產品業務主攻LED照明等消息讓行業認識關注到國外照明巨鱷在照明領域的調整和巨變。外媒評論,隨著亞洲LED照明廠商崛起,低價成為亞洲廠商優勢,迫使多數歐美傳統照明廠商大動作因應照明市場變化。
進軍中國大陸:億光怎么走?
億光是臺灣LED封裝大廠,其全資下屬公司“億光照明”于2013年正式布局中國內地照明市場。億光照明在中國內地發展之時,正值中國LED照明市場由藍海轉向競爭激烈的紅海。2014年7月,億光照明易帥,李建南接替吳正喆成為億光照明總經理,讓更多的照明行業人士拷問:外企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到底是順勢而為還是逆勢而上?
盡管經歷易帥風波,億光照明對外曬出的成績單依然喜人。“在2013年(億光照明)的整體營業額大概是在7000萬左右,那今年(2014年)我們估計是在1億2千萬左右,在2015年計劃是要做到3.6億。”2014年底,億光照明總經理李建南接受阿拉丁照明網記者采訪時回答。2014年業績翻一番,2015年預計翻兩番,億光對于內地照明市場充滿信心。
不可否認的是,億光照明進入中國的腳步并非一帆風順。2013年5月,中國照明龍頭廠雷士照明嚴禁旗下經銷商銷售億光LED產品,否則將取消原有產品經銷權及停貨處置。“雷士封殺億光”,讓億光在中國內地的渠道布局所遭遇的阻礙,露出冰山一角,也讓眾多行業認識看到了中國本土照明企業與外企的渠道之爭。
一方面,LED產品價格下降;另一方面,中國本土企業強手林立,環伺分羹照明市場。這給億光照明進軍中國內地市場是否順利,增添了更多的不明朗因素。
相較于飛利浦、歐司朗、科銳等國外巨頭,億光照明在中國內地照明市場是新銳。李建南表示:“國內照明市場的特點就是大規模和高分散,億光照明目前在國內市場上的占有率還處于一個非常有想象空間的階段。”他說,目前看來,想要在國內市場立足,關鍵的競爭要素分別是資本厚度、品控能力、生產規模,三者需要有效結合。億光贏取內地市場的最大優勢,一定是來源于億光透過產業鏈上游和中游傳導過來的成本優勢,再輔以億光相對較為寬松的融資環境,億光具備在國內市場打持久戰的能力。
“(中國內地)市場足夠大。”來自李建南的這句話,將作為一個理念,支撐億光照明未來的總體步調,即將億光照明總部設在中國大陸,臺灣總部的照明資源慢慢移往大陸,而后由中國大陸輻射到臺灣、歐洲、美國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