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亞展結束,殘酷的現實顯而易見,大品牌繼續強勢挺進、獨領風騷,差異細分企業越做越專業,中小型企業見到了一些獨特奇葩的產品,但實際的應用和價值還有待市場考證,除了以上三類,剩下幾千家企業同質化競爭的情況,就像幾萬名觀展者相同的觀后感,都是在無奈中找出路。
互聯網+”的甜蜜
自從進入2015年,“互聯網+”被多少企業重復提起,就像2014年的O2O一樣,仿佛企業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死命的要去抓住,但其實對于照明而言“互聯網+”是一個甜蜜的陷阱。互聯網建立的本身是公開、即時、簡單、零距離,由于這四個特性,在“互聯網+”時代嘗到甜蜜的企業大把存在,從最早參透“互聯網+”的旅游行業中的攜程、再到最近紅透半邊天的專車軟件優步、外賣軟件餓了么,他們都遵循了互聯網建立的四大原則。那對于照明而言“互聯網+”到底是什么?照明行業哪個環節+的最多“互聯網+”就要把那個環節減掉,他的甜蜜是一個減法,而他的陷阱是一個加法;看家居照明領域,減去中間商,減去中間價格,從廠家到消費者,減去所有增加消費者付出的時間、金錢環節,這個看似簡單的模式,卻是“互聯網+”最根本的價值,天貓、京東上大賣的某些品牌,看似簡單無技術含量的操作,卻在不知不覺中干掉了一大批自視甚高的企業。
“互聯網+”的機會
對于企業和創客而言,這是一個精彩的時代,有著無限的機會,這些機會的根本來自于完全公開的網絡,信息不對稱的時代已經徹底過去。互聯網的高速和公開,讓5年前我們津津樂道的“核心競爭力”一詞變得毫無價值,也許老派的企業人對這一說辭嗤之以鼻,但跳出照明行業,我們看看整個中國市場,現在各行各業的大佬,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天貓最有價值的是賣家、和京東共享,攜程最有價值的是酒店、去哪兒也有,嘀嘀最有價值的是司機、作為后來者的優步比嘀嘀更多;說回照明行業,在傳統照明時期,飛利浦的核心競爭力是光源,LED主流的背景下,現在它已是飛利浦脫不下的臟衣服,如果機會讓飛利浦都沒有了核心競爭力,在這個公開的互聯網時代,所謂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存在。不管是做客戶還是做用戶,不管是產品還是做平臺,用的爽、用的簡單、用的劃算,是企業唯一的價值,那企業分出優劣的機會是什么,那就是讓你的客戶或者用戶更爽、更簡單、更劃算。
“互聯網+”的理性
不管是“互聯網+”的甜蜜還是機會,我們看到的都是減法和簡單,這預示著照明行業正在執行一個高速的減肥環節,不遵循這個發展趨勢的企業,就算你擁有雄厚的資本背景,擁有強大的品牌效應,用戶遲早會不買賬,那是否企業就沒有機會了呢?感性的角度而言,沒有一家企業會承認這個結果,而從理性的角度出發,企業必須承認機會越來越少。但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沒有機會,照明行業的整個銷售環節,還有部分復雜的鏈條和閉環存在,比如隱性渠道的不透明,就有待企業去打穿,但打穿這個環節的可能并不是某家照明企業,照明企業必須理性的明白,在“互聯網+”的時代打穿這些閉環的可能是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機構,任何一個行業,而企業可能是減法減去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