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收購、授權等方式沖擊專利壁壘
國內LED企業能否從專利圍剿中獲得喘息機會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全球LED工商業照明市場預計將以30.8%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從2012年的129.2億美元增長至2019年的860.8億美元。
市場這么大,LED企業都想來分一杯羹。但是LED產業上中游核心專利主要集中于飛利浦、歐司朗、日亞化學、豐田合成、科銳等五大國際巨頭手中。他們通過彼此的專利交叉授權的方式形成嚴密的專利網。而我國大陸申請比例少而晚,基本上是2000年以后開始遞交的,且大多為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進入國際市場屢受挫。
就在去年,國內LED企業邁出國門時面對的還是一張張密不透風的專利網,國際巨頭內部競合、相互授受,“狙擊”不斷崛起的后發企業。而現在,這張巨網似乎開始松動,接連的出售加上競相的接盤,是否意味著國內LED企業終于可以在殘酷的專利圍剿中獲得一絲喘息機會?
國際巨頭布建的專利壁壘出現松動?
8月4日,科銳與晶元光電簽署了全球LED芯片專利交叉許可協議,雙方將獲得對方的氮化物LED芯片專利許可,并授予對方部分非氮化物LED芯片專利權。一方面,Cree的創新技術及廣泛的專利組合讓LED元件及照明產品更具競爭力;另一方面晶電將借此機會更迅速、順利將LED芯片推上全球舞臺。
而在此前的7月,日本豐田合成先后將白光LED專利授權給中國的兩家LED 封裝廠商,聚飛光電及易美芯光,達成了供應鏈戰略合作。于兩家國內企業而言,獲得豐田合成的專利授權意味著可進入全球白光LED專利網,從而打開企業的國際市場成長空間,也為他們的下游客戶提供了白光LED專利保障。同一月,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和重慶臨空開發投資公司的投資集團牽頭以1.3億美元收購美國BridgeLux(普瑞)100%股權。此次股權收購成功,國內企業相當于控制所有 Bridgelux 企業的專利及交互授權,可以進行從芯片到模塊的垂直產品整合以及氮化鎵上硅芯片的開發,掌握芯片、外延片、封裝、白光、光學設計等多項核心技術。
無獨有偶,今年歐司朗亦規劃分拆并出售其傳統燈具及鎮流器、LED燈具及系統單位的部分燈具業務,這引來了大批投資者的關注,國內LED巨頭飛樂音響、德豪潤達雷士集團等紛紛加入此次“競投”。
這些專利交叉、戰略合作、跨國收購的案例都在向業內傳達一個信號:國際巨頭布建的專利壁壘出現了松動,通過收購國際巨頭公司渠道和技術業務,開辟一條中國LED企業打破國外專利壟斷的新路,更好地走出國門對接國際市場。
專利是LED產業人必須繃緊的一個弦
直接或間接受政府主導的跨國收購在今年盛行,大企業接連從重要專利所有者身上捧過“交接棒”,而跨國并購和專利交叉授權能否緩解中國LED企業的專利之困?
“少數幾家企業得到專利授權并不代表國內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這只是技術與資本之間的互換協議,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更需依照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專利布局。”晶能光電CTO 趙漢民博士表示,國內產業發展整體上還是朝集中化發展趨勢,產業需要大企業具備專利開發創新能力,小企業具有自身特色技術,兩者相結合才有同國際大廠交叉合作的談判砝碼。
“中國資本對全球LED資產的并購除了對品牌市場的需求外,專利技術也是并購的重要標的之一,伴隨著股權的變更,其中大部分的專利也會隨之移轉,在這之前形成的所有契約依然有效,只是擁有的主體變了。即使全部專利都轉到中國人手上,由于擁有的主體不同,依然面臨不同主體間的專利訴訟或授權。” 深圳市驊圣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文松表示,“LED的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技術路線也不盡相同,即使有的專利到期了,還會有新的專利出現,形成新的技術壁壘和新的授權,專利是我們所有從事LED事業的人都必須繃緊的一個弦。”
廣東開耀律師事務所律師、合伙人王強認為,交叉專利授權從根本上講更像是一種強強專利企業的聯合,這種方式要求專利交叉授權雙方的技術價值基本是對等的,相當于“強者之間的游戲”。另外,專利的保護期限也是有限的,專利保護期限屆滿后可能會重現專利糾紛的問題,所以不可能坐享交叉合作獲得該專利的所有權或使用權,“企業可根據相互授受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專利戰略發展,但從根本上還是要將自己的專利技術做強做大。”
面對國際市場競爭不能“手中無糧”
“在可能面臨的專利危機中,企業的風險與機會并存,并可以有效地互相轉化。”許文松認為,在全球化的今天,沒有任何一家能壟斷一個行業的所有專利和技術,因此擁有不同專利的各方,結束專利訴訟達成妥協的最好方法就是相互交叉授權,“在前期,企業的專利素材和技術條件都可以作為儲備,一旦發生專利訴訟或者專利糾紛,可以作為談判的砝碼。”
與此同時,當企業需要維持的專利到達一定量時,后期維護成本也會非常可觀,所以大量的專利申請對許多創新性企業可能并不合適,甚至弊大于利。因此,對專利的較早布局,會讓自身的專利競爭更加有效,在可能面臨的專利訴訟中處于更有力的地位,如果沒有形成一個有效地網絡能夠阻止競爭對手進入技術領域,就會給人可乘之機。
規避專利風險,把握專利機遇,最重要的是建立企業的專利管理架構體系。產業經過粗放的快速增長,到資源開始整合的階段,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與創新意識也在逐步建立。但是在實際案例中,許多企業的專利申請都沒有經過有效地布局,甚至無序雜亂。這些無效的專利申請程序,最終也不會形成有效地戰斗力,面對強大的壁壘時成為一盤散沙。因此,許多知識產權專家開始呼吁,企業應該從戰略的高度討論LED
專利布局的問題,這個戰略考量包括從企業整體的產業鏈或者行業所處位置,從具體的產品進行產品專利的布局。
對于企業而言,布局國際市場首先應該做到“兵馬未動,專利先行”。產品出口前做好目標市場地區的專利調查分析,當前LED核心專利集中度較高,國內企業產品無論內銷還是外銷,都很容易踩到知識產權侵權的“高壓線”,一旦觸發,大部分企業都會被嚴厲的保護措施所擊退。與此同時,逐步進行自身的專利積累,基于長遠的市場利益考量,迎接國際市場競爭不能“手中無糧”。(綜合半導體照明網 阿拉丁照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