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OLED陣營囿于OLED良品率低壽命短之時,LE D已經奮起直追。目前,被譽為“液晶顯示終極進化技術”的量子點技術已經成熟落地,并且與風靡全球的曲面技術全面打通。如果不是面向未來“畫餅”而是著眼于現下,那么無論是在色域、顯示效果、厚度等方面,還是與曲面技術的結合,量子點技術的表現已經全面超越O LE D技術。此外,與目前O LE D技術不成熟、陣營不穩定相比,量子點以技術成熟、國際化陣營穩定、性價比更高等優勢坐擁更好的市場前景。據悉,量子點顯示技術目前只掌握在中、美、韓、日等幾個極少數企業和研發機構手中,但只有T C L、三星處于先發優勢。而T C L多媒體已經發布了量子點曲面電視系列產品和量子點平面電視系列產品,率先打造出立體的量子點產品陣營。
液晶突進“風頭”超O LE D
由于LED技術的快速進化,O LED本有的畫面、柔性與超薄優勢還沒開始大放光彩就逐漸“消退”。
業內觀察人士指出,液晶“進化”的幾個方向中,量子點顯示技術與曲面技術正在成為行業的兩大發展趨勢。其中,量子點技術在色域、顯示效果、厚度等方面與曲面技術結合的表現已經全面超越O LED顯示技術。
行業數據顯示,傳統液晶電視色域覆蓋率一直只能做到72%N T SC左右,即使昂貴的O LE D也只有100%N T SC。而T C L將量子點和曲面技術打通之后,實現了超高色域覆蓋率,打破了以往曲面電視在色域上的“天花板”。以量子點曲面電視H 8800為例,其色域覆蓋率達到110%N T SC,呈現的顏色范圍更豐富、更接近自然色。
“所謂技術打通,絕不是簡單把兩種技術加在一起就能實現。”T CL多媒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更好地攻克量子點技術在曲面屏幕上的落地難題,T CL在量子點顯示技術的基礎上,為曲面電視量身打造了量子點增強膜。他介紹,該技術通過T CL精湛的工藝,首次將量子點色彩增強材料和曲面顯示屏進行精準匹配,并結合精準局域背光技術,實現更佳的成像畫質,這也是行業打通量子點與曲面技術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量子點技術跟曲面技術全面打通后,量子點曲面電視的臨場感效果毫不遜色于O L E D。仍然以量子點曲面電視H 8800為例,該產品已實現亮度均勻性提升13%以上;視野范圍提升15%,3D效果增強2.8倍,對比度大幅提升44%-48%(55/65吋基準)等多項技術突破,不僅營造了身臨其境的3D享受,而且畫面更艷麗、明亮,實現曲面電視多維度、立體式的全新升級。
通過屏幕厚度對比,量子點與O LED相比不落下風。如此看來,O LED電視的優勢似乎只剩下了“自發光”這一點,但這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嗎?
O LE D陣營“倒戈”量子點
盡管O LE D被喻為下一代顯示技術,但O LE D是個相當燒錢的領域,目前仍然存在良品率低、容易老化、壽命短、價格高昂等問題,市場前景未知。這意味著,站隊的企業用巨大投入換來的是不成熟的工藝與低迷的銷量。投入大、產出小,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任誰都不愿意干。
再加上液晶“進化”勢頭依舊迅猛,令眾多原本看好O LED前景的廠商紛紛倒戈,就連一向態度積極的三星,也在去年底傳出停止O LED電視的研發工作的消息。
與之相反,量子點顯示技術成熟,節能性更好,性價比遠勝O LE D,市場認可度高。因而,量子點技術已形成國際化陣營。即便是重倉O LE D顯示技術的LG也沒有拒絕量子點技術,并已在今年陸續發布了多款量子點電視產品。
電視老大、老哥的“倒戈”,令量子點電視市場前景不證自明。據悉,量子點顯示技術目前只掌握在中、美、韓、日等幾個極少數企業和研發機構手中,但只有T C L、三星處于先發優勢。今年上半年,T C L多媒體發布了量子點曲面電視新品—T V +量子點曲面電視H 8800,與前期發布的H 9700量子點平面電視結合,率先打造出豐富立體的量子點產品陣營。
業內人士指出,T C L量子點電視全產品陣營的成型,也將極大地影響全球彩電顯示產業的格局,促使產業重心向中國轉移,加速全球顯示技術行業的洗牌和革命。文/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