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護眼燈真如廣告宣傳的那般神奇嗎?現在市面上銷售的護眼燈是否真的護眼呢?為了驗證護眼燈的實際工作效果,了解護眼燈視覺健康舒適性究竟如何,日前,記者采訪了蔡建奇視覺人因工作室的負責人蔡建奇老師。
請蔡老師結合實驗測試結果從專業角度談談護眼燈的功效,以及普通消費者如何挑選從幾百元到上千元價位不等的護眼燈具,同時也希望能為未來智能護眼燈的設計提供更多幫助及數據參考。
實驗對比:護眼產品并未如商家宣傳的那般“神奇”
據了解,蔡建奇視覺人因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此前針對護眼燈展開了大量實驗測試研究工作,并就市面抽樣護眼燈的視覺健康舒適度進行了評測。實驗結果顯示:護眼燈“護眼”效果并不明顯。
為何護眼效果不明顯呢?且看抽樣實驗結果:
工作室購買了三款在知名電商網站上銷量較高的LED護眼燈進行實驗測試:
實驗護眼燈品牌:1、國產品牌,2、歐洲品牌,3、日本品牌。
實驗被試選?。耗挲g段:17-23周歲,性別:男女各半,屈光分布:(0~-3.00)D。
實驗環境及內容:本實驗的測試環境為無背景光(暗室)——僅有護眼燈照明。被試在測試過程中,要求依照日常習慣在護眼燈光源下進行閱讀測試,單個被試測試時長為45分鐘。
*注1:表1中三款護眼燈的測試照度有所差異是由燈本身的調節范圍及調節方式不同引起,測試時已盡量調節使其接近,白熾燈測試環境為全般照明環境。
*注2:MAR指數為本研究團隊研發的基于眼軸及角膜屈光變化的客觀視覺健康舒適評價指標,其結果是在采集6大類與人眼視覺疲勞狀態及視覺成像質量直接相關的客觀參量基礎上通過科學方法計算得出,能客觀表征人眼健康舒適度狀態,共分為0~5級,得分越高說明被試者的健康舒適度越差,視覺疲勞累積越高。
由表1可見,三款LED護眼燈的視覺健康舒適度均低于全般照明環境的白熾燈。
通過比對工作室前期測試的近30款光源產品視覺健康舒適度結果發現,本次測試的三款LED護眼燈在視覺健康舒適度方面并未體現“護眼”特性。單純比對三款護眼燈測試結果可見,國產品牌在30人次測試中得分最低,說明國產品牌護眼燈在此次測試的三款護眼燈產品中視覺健康舒適度最優。
而市面抽樣護眼燈的視覺健康舒適度評測結果為:
從實驗結果來看,產品并未如商家宣傳的那般“神奇”。抽取的三款分別來自歐洲、日本及國內的護眼燈測試結果均被白熾燈“完爆”,而且三款護眼燈中表現最好的竟是國產品牌C,比其昂貴1~3倍的歐洲品牌A及日本品牌B護眼燈從視覺健康舒適度上均不如國產品牌C。
由此看來,縱使歐洲品牌A及日本品牌B的外觀設計確實高出一籌,也只能算“金玉其外”而已。
護眼燈需要智能設計,VICO指數是關鍵
如何才能使護眼燈實現“護眼”的良好初衷?“護眼燈需要智能設計,而VICO指數則是設計護眼燈的關鍵。”蔡建奇告訴記者,“從產品設計角度,設計真正的智能護眼燈首先要清晰視覺舒適度指數(VICO指數),可以說,解讀VICO指數是幫助產品如何實現健康屬性提升的關鍵。”
護眼燈要“護”什么?
“很簡單,所謂護眼燈就是要通過合理的人因設計,使得光源產品的各類參量貼近使用者的即時視覺需求,營造舒適的即時閱讀環境,降低燈下工作時由于光環境的不當引起的各類視覺問題的發生幾率,從而達到保護光源使用者視覺功能的目的。”蔡建奇說。
由于護眼燈的主要受眾人群是學生,因此從日常生活角度來說,護眼燈就是要盡量地營造良好的光環境,提升人眼的視覺健康舒適度,降低學生人群的近視誘發率。
據了解,目前,醫學界對于近視發生的生理原因尚未能完全明確,通常認為是遺傳及后天因素共同導致。“雖然遺傳因素是先天的不可抗力,但是我們依然要盡最大努力的從后天因素,也就是依據人眼調節的周期性生理特點進行光源產品的健康設計,從而實現護眼燈真正‘護眼’的目的。”蔡建奇表示。
護眼燈的設計方法
工作室利用VICO指數能客觀有效地評測產品視覺舒適度的特點,組織進行了大量的不同類型光源產品人因實驗,以實驗結果為依托,結合實用需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護眼燈研發設計解決方案,總結起來如下:
首先,要研究人眼工作的特性及其疲勞產生的周期性特點,為產品的視覺健康設計找到“目標”,人眼工作的周期性特點決定了隨著工作時間的推移,人眼對光的耐受性及敏感性在周期性上的變化。其次,要了解產品主要受眾人群的工作特點,結合實際工作閱讀習慣進行人因設計。第三,結合以上兩點,從護眼燈的三大類應用參量角度進行產品的人因學設計,實現產品的功能性需求。
由圖1可見,在護眼燈設計的人因設計環節,工作室提出了三大參量類型,分別為固定參量、時間周期參量及復合參量。具體三大參量類型及其設計原理見圖2、圖3、圖4。
綜上所述,對消費者而言,護眼燈的選擇還需謹慎。而對于燈具設計者來講,一定要清晰真正“護眼”的護眼燈必須滿足人眼的光健康需求,并能隨人眼的生理特性實現智能調節,只有這樣才能減緩視疲勞累積,降低光環境對人眼功能的影響,從而實現護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