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夕,科技日報新聞中心策劃了一組選題:試圖找出幾樣中國造不出來的民生產品,探索其中的原因是材料差,技術落后還是工藝水平不夠。在走訪多名專家、咨詢一些行業協會后,得到的答案令人尷尬:現在幾乎沒有中國人做不出來的東西;而類似指甲刀、刮胡刀片、圓珠筆鋼珠等“中國制造”之所以飽受詬病,不是因為企業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兩會期間,多位委員在與科技日報記者聊起“中國制造”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工匠精神”。今年,該詞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匠藝為何不精?
“到處是藍海,造出什么來都好賣,誰會去追求精益求精?”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委員認為,在粗放式發展的市場環境中,形成了一種對貪大求全生產規模的崇拜。沒有人堅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設法實現利益最大化。“現在的企業大多是全能選手,什么領域什么產品都做。”陳志列說,企業家聚會,寒暄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你今年做了多少個億?”
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在日本瘋狂搶購的馬桶蓋產自杭州。原來,從日本進口了生產馬桶蓋的模具后,就可以按照日本標準生產。而我們生產的塑料制品有毛刺,圓珠筆鋼珠剌紙、出水不暢都與我們造不出好模具有關。為什么造不出好模具?李克強總理在與鋼鐵煤炭行業座談時曾指出,我國不具備生產模具鋼的能力。
作為高端鋼材的模具鋼,為什么沒有企業生產?“主要是需求太小。”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屈賢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過去,中國大眾的需求是中低檔,能用且價廉就行,對質量和檔次的要求不高。屈賢明相信,隨著大眾對產品質量和檔次要求的提升,企業將隨之調整結構,不再一味追求規模、擴大產能,而更重視產品開發和質量提升。
匠心為何缺失?
說起工匠精神,總能讓人想起瑞士表匠。寶珀有一款名為“1735”的機械表,內有744個零件,最小的細如毫發,一位頂級表匠全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塊。不僅在工藝上一絲不茍,瑞士表匠還不斷利用新材料自主研發模具。陳志列說,瑞士表匠獨具匠藝和匠心,靠工作獲得金錢,但不為錢工作。“他們嚴格按照工藝流程,不趕時間,多出的訂單就往后排。”
如果把瑞士表匠的工匠精神推而廣之到工業制造,陳志列用“一毫米寬,一公里深”來詮釋。
“世界先進的制造國家,制造業分工都做得又細又深。”陳志列認為,由于對規模的崇拜,我們至今沒有形成良好的制造業細分市場格局。德國有很多幾乎不為外界所關注的中小企業,他們專注于某一細分市場,持續投入尖端技術,具有很高的研發預算,掌握核心專利。這些企業占領了高端專業細分市場,為德國制造提供穩定的零部件配套。
陳志列說,對標德國工業4.0,中國制造在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和數字化上固然有很大差距。但追根溯源,中國制造尋求轉型升級最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態度。
“要成為制造強國,必須解決裝備的可靠性低、精度保持性差、材料質量穩定性差、消費品安全性差等一系列問題。”屈賢明認為,工業基礎薄弱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最大的難點,說到底,就是缺乏一批專注于一個產品、一個關鍵零件,具有持續創新能力,追求盡善盡美的“專精特”小巨人企業。
匠人為何難覓?
“引導制造性企業向專業、精密、高技術方向發展,就要對技能人才給予充分的重視。”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信息光學與光電技術實驗室主任王向朝委員提出,工匠職業實在缺乏晉升的通道。例如,飛機制造行業,一個新的型號設計成功后,設計師得到很高榮譽,但同樣付出很多勞動的工藝師卻得不到相應的評價。
“作為電氣工程師,我知道,再聰明的人,不親自動手做也根本無法進行創新。” 中科院電子研究所所長吳一戎委員認為,提升企業創新活力,需要完善技能人才評價機制和優秀技能人才獎勵制度。
為推動工業4.0,德國制定了完整的人才培養計劃, 從頂端提出系統設計思想的科學家到底端操作層面的技術工人,呈完整的正金字塔結構。德國大約200所應用科學大學從事科學研究,他們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以培養制造業實用型人才為目的。
“重學歷,輕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必須摒棄。”王向朝提出,需盡快在全國范圍內落實兩類人才、兩類高考模式,讓技能型人才參加技能類高考,保證技能型人才的生源和質量。
(科技日報北京3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