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各行各業都較為不景氣的情況下,掙錢難、錢難掙、難掙錢成為LED經銷商的頭號難題,他們也急于想改變現狀,可他們又不清晰未來的發展方向。
甚至有一次,一位縣級經銷商對筆者憂心忡忡表達了他的焦慮:“現在一些鄉鎮,都有大賣場了,還出現不需要門店,電話或網上下單,只有倉庫與配送的物流分銷商,這對我們傳統實體經銷商有較大沖擊,我們應該怎么辦?”
這些,的確都是LED經銷商面臨的難題,但凡事皆有解決的辦法,認識到當前的危局,才能更好地去化局,經銷商的危局。
從市場角度看,LED經銷商目前的危局,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粗放的內部管理,難以適應外部形勢:
比如,親友團式的員工結構,管理難以規范化,不懂、不擅長聘用職業經理人,老板身兼數職,勞心傷神,難以打造真正的團隊,企業發展陷入瓶頸;
二是廠家渠道變革帶來的影響:
由于原材料、物流、用工成本等的上升,企業為了縮減渠道費用,紛紛渠道扁平化,甚至自建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經銷商的生存空間,讓經銷商左右為難;
三是同行裂變與分化:
任何行業,都會經歷從非自由競爭,到自由競爭,最后寡頭、競爭階段,代理經銷也不例外,有的向下游延伸或分化,有的組合、優化成跨地域規模實力龐大的經銷公司或集團,有的遵循馬太法則,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甚至最后退出市場,這就是競爭,它不相信眼淚,不同情弱者;
四是互聯網營銷的沖擊: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互聯網營銷,即電商的出現,對傳統經銷商,產生了較大,甚至是致命的沖擊。打開互聯網,隨便點開一個網頁,撲面而來的,便是各種產品的推銷,還有搜索營銷、痕跡營銷、免費營銷等等充斥其中,讓人眼花繚亂。
同時,經銷商還普遍存在著規模小、雜、亂等現象,在市場大潮中,難以抵御大浪的沖刷,這些,作為經銷商朋友,都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面對新形勢,作為經銷商應該何去何從,在新一輪的起跑線上,經銷商應該如何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從而立于不敗之地?——答案是蝶變!
有一個寓言故事:蛹看著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舞,非常羨慕,就問:“我能不能像你一樣在陽光下自由地飛翔?”蝴蝶告訴它:“第一,你必須渴望飛翔;第二,你必須有脫離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溫暖的巢穴的勇氣。”蛹就問蝶:“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死亡?”蝶告訴它:“從蛹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已經死亡了;從蝴碟的生命意義上說,你又獲得了新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經銷商首先要有想改變的勇氣或者毅力,蛻變是痛苦的,但不蛻變意味著死亡,蛻變,才能重生。
經銷商想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就必須有從蛹到蝶的蛻變!
一、成為品牌運營商:
即手中擁有兩張牌,廠家牌及自身牌,此種方式可以讓自己騰挪自如,不容易成為“卸磨殺驢”的對象。打好廠家這張牌,不斷提升自己的銷量,可以在廠家那里獲得更多話語權以及更大的利潤空間,打好自己的牌,則借渠澆水,通過貼牌、合營等方式,輕資產、重品牌上陣,獲取更大的市場主動權,當然,也可以采取品類買斷的方式,控制更大的銷售區域,成為廠家平等的戰略合作伙伴;
二、“經銷商+股東”:
在筆者培訓過的經銷商公司當中,有的已經向上游滲透,通過入
股企業的方式,亦商亦廠,廠商結合,成為廠商一體化。經銷商入股企業,可以更好地向廠家提供產品建議、市場信息,推動企業變革與發展,而企業激勵或允許經銷商入股,可以更緊密地團結經銷商,彼此抱團,互相取暖;
三、跟上互聯網的腳步:
無論經銷商朋友是否適應,都要勇敢擁抱這場互聯網帶來的變化,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蘇寧+互聯網,就有了“易購”,中糧+互聯網,就有了“我買網”,2015年2月初,CNNIC發布了《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底,中國網民規模已達6.4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7.9%。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移動購物,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或時尚。
互聯網電商的三種形式
1、連鎖店鋪+網上商城:
線上推廣,線下體驗。由于實體店鋪投資較大,經銷商可以采取與全國關聯零售店或物流公司,比如順豐(黑客)簽約合作的方式,整合資源,本著共贏的理念,互通、互補,做強做大市場;
2、借助第三方平臺:
比如,京東、天貓、淘寶等,通過它們的巨大客流量,借力打力,相對于自身建立網上商城的風險,投資少,見效快,有條件的,不妨摸索嘗試;
3、微商:
即通過微信,或建立微信群,通過“吸粉”,適時產品發布與促銷推廣,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過于商業化,適時粘貼一些生活小常識、哲理故事、歷史典故、幽默笑話等,即活躍了氣氛,又拉近了距離,盡量避免經常被推銷的不良印象。
不論采取哪一種形式,都要注重線下體驗,尤其是支付平臺及物流配送能力,通過良好的服務,不斷培養粉絲群體,實現產品的可持續銷售。
四、公司化、規范化:
有些經銷商,并沒有隨著生意的做大,而不斷地優化自己的運營管理平臺,表現為依然還是夫妻店,管理方面,還是靠指揮、命令,而不是靠流程和制度。凡是做大的經銷商公司,都是公司化、規范化做得比較好的公司。
筆者培訓過的海南一家商貿公司,由于管理平臺搭建的好,激勵到位,大家各司其職,老板生活很優雅和愜意,喝喝茶,會會朋友,事業蒸蒸日上。因此,在新的市場形勢下,經銷商朋友一定要實現真正的公司化,搭建組織架構、管理流程與制度、激勵機制等。香港前特首董建華的船業公司,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不但沒有縮減人員,而是按照往常政策,照樣給大家漲了工資,讓大家備受鼓舞,工作加班加點,一起度過了難捱的時光。
經銷商公司只有擯棄了人治,走向公司化、規范化,才能奠定基業長青之路,讓員工看到未來的前景和希望。
五、“冬泳”而不“冬眠”:
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國內競爭國際化,WTO保護期限已過,未來的競爭局面,將更加復雜和慘烈,我們的競爭對手,不僅有國內,還有國外的。作為經銷商,一定要有較強的洞察能力。面對不利的市場態勢,我們要奮起,而不是頹廢。要“冬泳”而不是“冬眠”。
所謂“冬眠”,就是消極應對,等靠要:等市場轉機,靠制造商,不是創造資源,而一直是伸手向廠家要,就是壓縮人員,就是該投入的,不投了,甚至讓市場自然銷售,而“冬泳”是,積極面對,通過學習,苦練內功,提升員工技能,主動調整營銷策略,從坐商到行商,從坐銷到行銷,積極挖掘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改善和提升服務,廣泛地開源節流,如此,才能提振員工信心,影響顧客,共同克服困難,再迎銷售新局面。
在新的形勢下,經銷商只有認識到當前的危局,才能有效地化局、轉局,實現從蛹到蝶的蛻變,才能大膽擁抱變革,壯大事業,成為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