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間距在室內高精細顯示應用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應用案例也越來越多,促使更小像素間距產品的不斷研發推出,“微間距”LED顯示屏這一概念為高密度LED顯示屏劃定了新的范圍。一般來講,“微間距”主要指的是像素間距在2.0mm(即P2.0)以下的產品。
那么問題來了,以小間距這種“沒有最小只有更小”的發展趨勢,會產生技術過剩的問題嗎?對此,各企業的看法卻是莫衷一是。比如,利亞德、洲明科技都積極推出了點間距1以下的產品。
而不少企業則從市場需求出發,講究適可而止,比如,傳統的LED顯示企業艾比森也就曾公開表示,點間距1.2的產品已經滿足可視需求,更小間距的產品研發意義不大。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筆者更偏向于后者。現階段,有些LED顯示屏廠家已經成功做到了0.7mm的小間距產品的生產,比如去年利亞德就實現了0.7mm小間距產品的量產。然而,真正的應用呢?據筆者了解,就連1.2mm的小間距產品的應用都屈指可數。從顯示效果和成本控制上來說,1.0mm甚至1.2mm的小間距就已經能夠完全滿足觀看的需要了,更何況即使是1.2mm的小間距產品,其價格高的已經讓消費者難以接受了。所以,技術過剩已經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
因此,對于LED顯示屏廠家來說,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開發更小點間距的LED顯示屏,而是怎么能夠把現有的技術真正投入應用。而要讓用戶接受自己的產品,首先就要提高性價比。因為對于LED顯示屏消費者來說,價格,在購買意愿中一直是占據了50%以上的比重。如果在價格上不能讓消費者接受,產品再好也只能用于純粹的展示。只有產品擁有足夠的價值,給消費者的價格才不會讓人避而遠之。同時,要從客戶的角度出發,生產符合市場需求的小間距產品。
不過,事物是發展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小間距的技術過剩,它其實是相對的、動態的。從應用層面來說,市場并非對更好的顯示效果沒有追求,而是受制于過高的應用成本。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來說,隨著技術的成熟以及生產企業的增多,小間距LED的規模化效應會逐步凸顯,成本下降是必然。一旦成本下降到用戶可以承受的范圍,市場對更好顯示效果的追求就會顯現出來,因此,廠商對更小間距技術的儲備不會停止。一句話,對技術的追求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