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中心對稱結構的極性光電功能晶體材料以自發極化為基礎,表現出優異的非線性光學、壓電、熱釋電和鐵電等光電性能。但只有結晶在10種極性點群的化合物才能夠產生極化效應,如何創新極性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的結構設計,利用基元協同實現偶極矩的排列一致、并在宏觀上組裝具有強極化特性的化合物來獲得具有優異光電性能的晶體材料成為該領域的重要科學問題。
福建物構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科院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羅軍華研究員領導的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團隊,在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海西院“團隊百人”孫志華研究員主持的“春苗人才”專項和福建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項目資助下,提出了固體相變對稱性破缺誘導極化效應的策略,構筑了系列新穎的極性光電功能晶體材料。最近,該團隊立足于固體相變對稱性破缺誘導極化效應的設計策略,獲得一例具有類鈣鈦礦結構的鐵電晶體材料。相變過程中陽離子沿極軸方向取向一致、與金屬骨架協同產生強極化效應。研究發現:在光照條件下,晶體表現出各向異性的半導體光電特征。沿金屬骨架層的二維延伸方向產生顯著溫度依賴性的光伏電壓和光伏電流,垂直方向則表現出明顯的光電導特性;進一步的結構分析揭示該材料的鐵電極化效應對其光電性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2016, DOI:10.1002/anie.201601933)上。該鐵電半導體光電晶體材料的成功制備將有力拓展無機/有機雜化的類鈣鈦礦材料在光伏太陽能、光電探測等方面的潛在應用。
此前,在前期探索晶體材料結構相變機制的基礎上(Adv. Fuct. Mater., 2012, 22, 4855),利用固體相變過程對稱性破缺誘導產生極化效應,發展了一種構建固體倍頻開關晶體材料的新方法(Adv. Mater., 2013, 25, 4159,Chem. Mater., 2015, 27, 4493);并率先將該策略拓展到塑性相變材料體系,獲得了超高開關比的倍頻開關晶體材料(J. Am. Chem. Soc., 2015, 137, 15560);同時獲得具有鐵電自發極化的晶體材料(Angew. Chem., Int. Ed., 2012, 51, 3871),并成功將鐵電晶體材料應用于高靈敏的熱釋電探測(Adv. Mater., 2015, 27, 4795)。
另外此前團隊還利用BO3、PO4功能基元化學調控合成非中心對稱結構化合物,獲得了系列紫外、深紫外非線性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包括發展了系列無層狀習性的無鈹硼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J. Am. Chem. Soc., 2016, 138, 2961;J. Am. Chem. Soc., 2015, 137, 2207;Nat. Commun., 2014, 5, 4019)和拓展了磷酸鹽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J. Am. Chem. Soc., 2014, 136, 8560;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