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凌晨,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中科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所研究員、著名半導體電子學家王守覺在蘇州逝世,享年91歲。
鞠躬盡瘁 心系科研
“一個月多前,我去探望王先生時,他跟我談得最多的仍是科研進展。”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李衛軍是王守覺的學生,在回憶自己與恩師的生活點滴時,總會被恩師的科研精神所打動。
李衛軍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跟隨王守覺這17年來,看到最多的就是恩師坐在計算機前看學生編程的每一行代碼,把控試驗的每一個細節。他時常忘記自己已經是一位耄耋老人。
王守覺從事半導體與信息科學研究工作60多年,解決了“兩彈一星”所需計算機的基礎器件,研制成中國首只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中國第一塊固體組件,還提出了“仿生模式識別”的新理論新方法等等。
“王先生對自己的身體很了解,時常用一些中藥調理。他要讓自己硬朗起來,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往實驗室。”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石寅自1978年開始就陪伴王守覺。
王守覺的身體是在今年年后開始出現問題的,但在住院期間,病情只要有所好轉,他就會把學生叫過去討論科研問題。
“先生在70歲的時候,依舊奮戰的科研一線。經常與當時只有30歲的我通宵研究。”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魯華祥談起恩師時感慨萬千。當時我們用了很多方法提神,比如咖啡、茶葉甚至是西洋參,目的就是和時間賽跑,作出更多成果。
天資過人 銳意創新
“王先生強調做科研一定要作出新的東西,簡單地演算幾個公式、改幾個數據不叫科研。”石寅說,“他對科研的要求就是創新。”
王守覺喜歡別人稱他為信息學家,他說這是一種進步,真正的科學家絕不會只通曉一門科學,不怕轉行,甚至應該樂于轉行。
創新要從源頭做起,不要受傳統概念與基礎的束縛,隨時注意基本概念的創新,才能使我國目前相對落后的技術領域,獲得更快、更強勁的發展。
“王先生會給學生一個寬裕的科研環境,挖掘學生的能力,最大程度促進科研創新。”魯化祥說。
王守覺出身于知識分子家庭,父親王季同是中國第一個在國際數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的科學家,哥哥王守武是著名的半導體器件物理學家,兩人是中科院罕見的兄弟院士。
王守覺是家中最小的一個,他曾說“我覺得我的創新性比他們強”。從小接受“一切靠自己,自學為主”思想的王守覺更容易接納新事物,比他的哥哥姐姐們更喜歡從實踐中獲取知識。近幾年微信流行,耄耋之年的王守覺也很快掌握了要領,并時常用微信和大家交流最新的科研進展。
嚴師慈父 無私大度
“王先生無論對學生還是對自己,只要是有關科研的事情,他都會非常嚴謹、嚴厲。”李衛軍回憶道。但是除了學術以外,他就像是父親一樣,對我們的生活照顧得無微不至。
“非典”期間,處于恐慌的人們無法像平日一樣安心科研。王守覺當時做了“非典”的各類學術研究后,把同事、學生召集起來,理性分析了其中的科學原理,解除大家的恐懼感。
“王守覺不僅是嚴師慈父,為人也十分大度。”石寅表示,“文革”期間批斗過他的學生,此后也被他收為弟子,就像什么都沒發生過一樣。
王守覺還把自己的《王守覺院士近五年工作中有關論文與成果(中英文)》《仿生模式識別與多權值神經元》《多維空間仿生信息學入門》等多部著述捐贈給檔案館永久保存。
生命是有限的,精神是永存的。王守覺院士一生不懈攀登科學高峰的奮斗精神,一生不懈追求事業創新的探索精神,一生面向祖國重大需求的奉獻精神,一生致力科學實踐的執著精神,為我們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