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我們的城市正在改變?比如,馬路上奔跑的新能源純電動出租車更多了,隧道內的照明設備被換上了LED燈……說到這,就不得不提當今頗為時尚的話題———低碳城市、綠色交通。
一直以來,在發展綠色交通上,廈門有許多新的嘗試。今年6月,廈門建設綠色低碳交通區域性試驗點項目順利通過了交通運輸部驗收,與重慶、杭州共同被評為優秀“綠色交通城市”。今天,《“深化改革看廈門”走轉改大型主題采訪活動特別報道———聚焦領先全國的廈門樣本》報道組將走近廈門綠色交通建設,聚焦“低碳”、“綠色”、“交通”、“便民”是如何相互交融的。
隧道節能夠低碳
年省電1400萬多度
開車進入成功大道隧道群,若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頂部有一條延綿數公里的白色光帶。近年來,廈門各個隧道的照明系統正在悄悄由黃轉白,一個遍布廈門11座隧道的照明節能改造工程悄然進行。
隧道照明不同于普通道路照明,無論白天還是黑夜,必須24小時開啟。因此,隧道照明在隧道運營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較大。這就意味著,若能極大程度減少隧道照明的運營成本,減少電力消耗的費用負擔,對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打造美麗廈門、宜居廈門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廈門市公路橋隧中心負責人介紹,本次隧道照明節能改造項目采取的是國際流行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項目涵蓋了云頂隧道、新陽隧道、狐尾山隧道、成功大道隧道群(梧村、萬石山、鐘鼓山隧道)及環島干道隧道群(黃厝、金山寨、曾山、白城隧道)、天馬山隧道11座隧道,熒光燈、金鹵燈、高壓鈉燈一對一替換為綠色節能產品LED隧道燈,共計更換51000多盞LED燈。
有了這些“節能大王”,公路部門每年可省電1400萬多度;此外,還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000噸,節約標準煤約5600噸。隧道照明節能改造工程使得隧道顯現出強大的節能效應,由“用電大戶”搖身變成“節能先鋒”。
新能源出租車夠綠色
多賺錢還能零排放
隧道節能,僅僅是綠色交通的一小部分。全國正在大力發展的純電動車,廈門也有不少。
每天下午4點,臨近出租車交班時間,五緣灣濕地公園停車場內一排排新能源電動出租車依次排開,充滿一次電大約45分鐘到1個小時。司機還可通過手機APP對純電動出租車實施充電。
廈門從2014年開始,陸續投用純電動出租車,海峽出租車司機楊愛國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楊愛國看來,純電動車優勢明顯,也許未來能成為出租車市場的主力軍。
從經濟效益上來說,純電動車幫楊愛國省去了不少成本,原先用燃氣每天燃氣費100多元,現在每天電費只需60多元,再加上車租補貼,他一月可額外賺1000多元。此外,純電動出租車為零排放,沒有排氣口,因此市民的乘坐體驗更好。現場的充電樁附近還為駕駛員準備了休息室。
為推進廈門出租車能源結構調整,從2012年起,廈門分階段推進出租車“油改氣”、投放清潔能源出租車等工作。目前,廈門市共有GNG、汽油雙燃料出租車5290臺,純電動出租車660臺,采用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的出租車占全市出租車總數的99.8%。
與純電動出租車相匹配的還有充電樁的建設。目前,全市已建成出租車充電站28座。公交集團、市政集團對純電動出租車充電樁服務費打6折,每度電只收取0.6元服務費。
社區公交夠便民
家門口就能坐公交
“我從山腳爬到家,要爬兩百多級臺階,走到公交站要20分鐘。現在坐在社區公交上,看著風景就到家了!”家住狐尾山西北部的東榮社區、年近70歲的王阿婆因為有了436路社區公交,終于能常到山下走了。
目前,廈門已有9條社區公交。3年前,在市交通運輸局的組織牽頭下,市運管處公交科、公交集團公交運營團隊以及相關街道、社區走街串巷、現場勘察并入戶摸底,首次嘗試社區公交,填補了大型公交車無法進社區的線網空白,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公交車。
廈門首條社區公交在湖里區禾山片區開通之后,2015年,公交集團繼續與湖里區的殿前街道、禾山街道合作,陸續增開437路和439路兩條社區公交,解決“最后一公里出行難”問題。特別是2015年12月底開通的首條純電動社區公交線路439路,也是廈門首條純電動的公交線路。
據介紹,今年廈門計劃投放280輛新能源公交車。預計到2020年,清潔能源及新能源公交車將占運營公交車總數的80%。
【走轉改手記】
東榮社區老年人偏多,沒有社區公交之前,老人們需要上下兩百多個臺階才能坐上公交。這些年來,居民沒少反映,可海山路道路狹窄,大型公交車無法上山,因此這么多年了,在公共交通發達的島內,始終存在著這處交通不便利的地方。
2014年12月25日社區公交開通,居民還自發舉行了歡迎儀式。居民與公交司機很好,司機老鄭說,居民們常和他聊天。
綠色交通其實與我們十分接近。記者走訪了梧村隧道、新能源出租車等,才知道我們的生活在一點點變綠色,這些量變也許短時間內無法看到效果,但時間久了,必能產生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