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參加完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分團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教科文科文衛委員會委員、中國政協副主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員馮長根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我看好智能電網的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比發達國家做得更好!為了避免傳輸過程中浪費,需要大范圍應用特高壓技術,特高壓技術給能源領域帶來了福音”。讀罷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眾所周知,伴隨著以特高壓技術為代表的智能電網,我們將迎來第三次工業革命。全球僅中國獨有的特高壓技術是當前世界電網技術的制高點,其具有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損耗低、占地少等優勢,我國不僅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而且這項技術在世界上是唯一的。全球能源看中國,中國能源資源與能源消費在地域上呈現逆向分布的特點,中國堅強智能電網的建設已經實現了各類能源基地的集約開發和外送消納。在未來,能源互聯網同信息互聯網一樣,能源的分布可以建立起神經式的互動網絡,把普通的電網變成能源型互聯。
而何為智能電網?顧名思義,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智能電網是專注于為用戶可靠供電,同時構建了覆蓋廣泛的通信信息網絡,具備了可以面向城市開放的公共基礎資源及公共服務能力,在經濟、社會、能源、環境、民生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綜合價值。
由此,特高壓的成功為構建跨國、跨洲際輸電通道、建立洲際電力市場,推動全球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戰略選擇。新一代全球能源系統,是基于現代網絡產業、控制技術和信息技術,以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為主要載體,由新能源、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能源共同構成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好、配置能力強、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始終存在大容量、遠距離輸送電力的基本需要,未來西電東送輸電網將由目前滿足水電和煤電的大容量、遠距離外送為主,變為水電、煤電、大規模風電和荒漠太陽能電力外送并重,輸電網的功能將由單純輸送電能轉變為輸送電能與實現各種電源相互補償調節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