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構所)研制成功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千瓦級大功率熒光LED照明光源,該技術以熒光陶瓷替代目前LED核心材料熒光膠,在國際LED 照明行業屬于重大技術突破,將助推我國LED全面替代傳統光源,重構光電產業生態,進而開創一個千億元級大功率LED應用新市場。
一是獨有專利技術填補產業空白。LED照明近年在民用市場已逐漸替代傳統光源。但受制于導熱材料技術瓶頸,LED大功率照明仍是世界性難題。中科院福建物構所于2009年研制成功第一片熒光陶瓷,這種熒光陶瓷與熒光膠材料相比,具有顯著的高導熱、高光效、高可靠特性。2013年,為了推動熒光陶瓷產業化,由福建物構所以技術出資,聯合社會資本成立了福建中科芯源公司。此后經過近三年產研緊密合作,于2016年相繼開發出以熒光陶瓷作為封裝材料、具有獨特封裝散熱技術的600瓦和1000瓦的千瓦級K-COB技術。今年6月,該項目完成了全球專利布局并進入初步的產業化應用。業界稱其為“我國LED產業技術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目前全球LED主要封裝材料熒光膠的導熱性差、易老化等問題是LED無法實現大功率密度封裝的技術瓶頸。處于國際領先的日本某公司其產品只能做到200W以下,極限值也不超過500W。在工礦、港口碼頭、機場、捕魚等大功率照明應用市場,目前仍是傳統照明光源一統天下。福建物構所通過熒光陶瓷的材料創新突破了大功率LED技術瓶頸,使LED不但實現了更高光效、更長壽命、更小光衰,而且在50毫米直徑陶瓷片上能夠實現1000W超過10萬流明的超大功率密度光輸出。
另一方面,專利壁壘是長期制約我國LED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芯片和熒光膠的相關專利均為國外企業所有,國內LED產商大規模出口時均遭遇專利壁壘。福建物構所的這項技術,有著自主研發的透明熒光陶瓷材料燒結設備、高度保密的配方、獨特封裝工藝技術,擁有從裝備、配方、到封裝工藝全鏈條技術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目前這項技術已完成4項PCT申請,三十余項國內發明專利授權并已實現全球專利布局,將使長期困擾我國LED行業的專利壁壘得以突破。
二是應用范圍廣闊,市場潛力巨大。與金鹵燈、高壓鈉燈等傳統燈具相比,熒光陶瓷LED不含汞,無污染,綠色環保,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以300W熒光陶瓷LED替代1000W金鹵燈為例,1000W金鹵燈價格約2000元,使用壽命約為1年;熒光陶瓷LED價格約為金鹵燈的2倍,平均節電率在70%左右,全壽命周期成本僅為傳統照明的1/3,如以每天使用10個小時測算,1年即可收回投資,5年可節電1.2萬度,年回報率達100%。
熒光陶瓷LED的創新將開創一個千億元LED應用新市場。福建中科芯源公司生產的600W熒光陶瓷LED,已在北京備戰2018冬奧會訓練館替代傳統的2000W金鹵燈。未來大功率熒光陶瓷LED替換傳統照明光源可廣泛應用于城市廣場、大型廠礦、港口碼頭、體育場館、軍事航空、遠距離探照等領域。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金鹵燈產量達到9000萬只,總功率約為1080萬千瓦,如以熒光陶瓷LED全部替代,將節電756萬千瓦,相當于一個三峽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加快這一技術應用推廣,福建中科芯源已聯合電源、散熱、合同能源管理等上游企業,組建產業技術聯盟,進行協同創新。目前與大功率熒光陶瓷LED匹配的電源、散熱等聯盟廠商已開發出相應產品,產業聯盟已開始向下游應用企業輸出完整的產品技術解決方案。
三是政策助推加快項目推廣應用。福建省科技廳長期重視并支持中科院海西院的科技創新及研發工作。從2011年開始每年以科技重大專項方式安排1000萬元,同時以構建重大研發平臺、孵化器、引導性項目等方式扶持海西院建設。2011-2016年共支持7595萬元促進海西研究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育成中心等建設。其中,以重大專項形式資助500萬元用于海西院“千瓦級LED”相關項目研究,為“千瓦級LED”的研究奠定了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