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通用電氣企業發展(上海)有限公司發給經銷商的要求終止協議的書面通知流傳開來,相較于GE之前聲明要退出中國照明市場,這則消息更是石破天驚。消息一出,原本被敬重的百年企業GE轉瞬變成大家口誅筆伐的對象。截止筆者發稿之時,GE仍保持緘默的態度。
一石激起千層浪,GE退出中國市場、與中國經銷商終止協議背后的傲慢與倉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行業情況,責難之后,國內照明行業又該如何思考和行動?阿拉丁照明網記者特邀廣東德力光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國光為評論員,獨家分析此事件背后深層的原因。
“傳統照明公司進入LED行業必將遍體鱗傷”
GE是世界上最大的電氣設備、電器、電子設備制造公司之一,由1878年愛迪生創辦的愛迪生電燈公司演變而來。GE照明全稱為“通用電氣照明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130多年歷史的國際照明品牌。GE在中國的發展也有超過百年。雖然GE的品牌定位使它成為三大國際照明品牌(飛利浦、歐司朗、GE)在中國本地化業務開展得最弱的企業。但這并不妨礙它在傳統照明時代受到市場的關注和認可。
近年來,LED作為新興照明產業迅速發展起來,與半導體一樣,發展的速度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到現在還一直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這些大廠大公司以前賣節能燈與傳統燈泡幾乎沒有更新換代的問題,但是遇見LED這個新科技的半導體照明產品就遇見大挑戰了,LED的價格幾乎幾個月一個價,營銷、采購、研發與生產的協調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太難的事情。美國人比較現實,這樣撤退也證明GE對中國這塊市場已經徹底放棄,更不管以后還要不要再進來的問題了。這是LED滲入照明行業后的正常現象,LED行業從來不是傳統照明公司可以進入的產業,只要一進入,他們肯定遍體鱗傷,GE如此,飛利浦與歐司朗未來都會如此。
“LED照明未來是比較寡頭的局勢,拋開包袱越多,成功的機會越大”
其實,不僅僅是飛利浦與歐司朗的未來都會如此,國內的照明企業未來也是如此。就以飛利浦、歐司朗、GE與松下或東芝幾個老牌照明企業來說,飛利浦算是比較快轉型LED的,他們也有很多節能燈的包袱,但是他們拋棄的快,所以飛利浦彈性大,歐司朗次之,其他幾家就沒那么好了。所以決策者的果斷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包袱的果斷解決,我覺得照明進入LED時代以后,果斷的拋開包袱越多的企業,成功的機會越大。當然看清大勢也很重要。
LED照明未來也將是比較寡頭的局勢,只是新寡頭會比舊寡頭會更有競爭優勢。
“專利風險和各國保護主義讓中國照明品牌走出國門之路困難重重”
未來的照明產業鏈會越來越細分,分工也會開始明顯,做芯片的會集中幾家,封裝的會延申產業鏈。但是敢做照明品牌的依舊很少,貼牌會比較多。未來中國也許會有一家像富士康一樣的LED照明代工廠,它可能不會做品牌,但是以后照明產品會幾乎是他們做的,這個LED照明代工廠也許是木林森,也許是陽光。相比其他企業來說,他們強大的是他們的生產能力。不過有專利這座大山橫亙在前面,中國的照明企業要沖出世界,成為世界級的品牌就難上加難了。
首先美國有科銳,歐洲有歐司朗、飛利浦,日本有日亞,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還是有各自的保護主義政策,這幾個注重專利與品牌的海外市場中國品牌滲透的幾率少之又少,而且中國威脅論在世界輿論蔓延,中國品牌在這里很難伸展。
我們讓GE在中國無利可圖,美國也會想辦法讓中國照明企業在美國無利可圖。目前LED的原創專利還沒有中國的一席之地,況且我們的產品還存在很多專利風險。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貼牌進入歐美日本市場,所以在技術性比較強的LED照明產業中,中國終究脫離不了貼牌代工的宿命。
所以并購是最好的辦法。但是中國在可以管理外國人的人才上極度缺乏,所以很多并購事例都是比較失敗的。主要還是民族主義作祟,白人還是有優越感的,就算你比他厲害也沒有用,所以最好的辦法跟他們成為生意伙伴,如果你是上級,他們就算口服心也不服。
“照明行業不容易,我們還要繼續努力”
世界巨頭在中國陸續撤退,中國去海外也是困難重重,最后的結局好的一面也許就是中國人買下了世界巨頭,不好的一面也許就是保護主義抬頭,各自抵制對方的產品,我們出口的東西還是貼牌,還是代工。照明行業真心不容易,連巨頭都玩不下去了,但我們還要繼續努力,繼續將LED滲透到底,讓這個行業成為中國人可以主導的產業。
(獨家受訪人:葉國光博士 采訪人:阿拉丁照明網 林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