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漲價的確是市場階段性需求增長,某些特定產品產能不足,供需失衡所致。也有一些LED芯片或封裝漲價是因原材料漲價而情非得已。比如金、銀、銅等材料價格上漲都可導致PCB,芯片及封裝成本增加。這也是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所致。經過近幾年LED價格的持續大幅下降,到一定階段必須對一些已經不合理的價格進行適時適當的調整。
讓我們先看一個我經常關注的行業——手機(不是照明行業……??)。或許你也知道,手機的顯示屏里用到的OLED也不少,就是不用OLED技術的,也得用LED做背光源。可見LED照明在手機行業中的分量也不少。所以,芯片的漲價也會影響到他們,可你聽說過蘋果、華為在那里叫喚嗎?
再來說說我們行業的這一波「漲價潮」。每當我覺得自己年紀大的時候,我就看看「漲價」新聞,覺得又穿越回80年代了,瞬間覺得自己好連青??。
那為什么兩個行業的差距那么大呢?是不是因為我們行業芯片比重占得更大引起的不同?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我認為在未來,漲價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人工、房租等等。我們行業其實都在撐著,這次是由于不是隱形的諸如「人工」成本的提高,而是赤裸裸的材料成本的上漲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我想說其實「成本的提高」早就來了,只是以前大家不說而已。
那應對成本上漲的策略是什么呢?我想這就是你不斷發問,孜孜以求的動力吧(說錯了還請兄弟多多包涵)。我想說之所以我看著我們行業的「漲價潮」宣傳覺得老套,就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已經給出了應對的方案,而我們行業還在幻想用老辦法去解決問題,自然不會有效果。現代社會給出的應對方案就是——分層化或者是社區化。也就是說一方面固然各種成本在提高,可是另外一方面人們對于產品的要求也在增加啊,比如質量和品牌的要求(我有一朋友死活要買蘋果就是覺得拿出去有面子。并且他們愿意為這個需求付出溢價(比如我那個朋友非愛瘋7plus不買╮(╯_╰)╭)。這就是現代所有中國企業面臨的最大機會。
說了那么多,回答一下你的問題「這個市場究竟火不火?」,我想以后可能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答案了。更精確的說法是,你所在的市場火不火?比如,你的市場是服務于哪些人群的?這些人群到底看中你們產品的什么特性?是質量?是產品的售前售后服務?還是某個特立獨行的產品標志?這個群體總體是在往上走還是在萎縮?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才能回答市場火不火的問題?而單純的問一個行業到底火不火可能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因為每個市場間的差距可能很大。就好像用蘋果的可能這個人群的特點是和海外旅游的人群特點很接近而和用小米手機的人群特點相去甚遠。所以這個時候單純的說手機市場火不火又能有什么啟發性的結論呢?
Lifi技術對于LED燈提出了哪些要求?
LiFi是一個外國人發明的網絡熱詞,含義不準確,正確的專業詞匯是VLC。可見光通信到底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通信裝置,還是作為照明或顯示系統的一種附屬功能來發揮作用,決定了可見光通信的技術發展路線。作為前者,就需要拋棄現有的白光LED,重新研發高速可見光通信專用器件,這條路的商業可行性并不樂觀。作為后者,現有的LED照明或顯示系統可以基本不變,這條路容易走得通。
現在國內外照明設計師的地位如何?
客觀的說,國外情況我不了解。但我猜想國外的設計師群體和國內設計師群體在職業環境上有所不同,國外設計師更也要分為專業照明設計師,他們以科學安全節能的照明設計研究為己任,做的是專業的事情,另一部分人是藝術家,他們希望通過燈光表達藝術情懷。
雖然他們滿懷專業精神,但在實踐上遠遠沒有我們對燈光的一切可能性有發言權,我們把各種極端理性到夸張惡俗都實驗完了。在說到國內的職業環境,也許有更多的活找到你,緩解了饑餓感,但我仍然覺得那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價值打開了局面。也許政治狂歡之后,就是更冷的嚴冬。
國內有農業照明應用的成功案例嗎?
這個要看對“成功”二字的定義了,現在國內上了不少植物照明應用的項目,多數用于展示型和研究型的植物工廠、大棚補光和育苗等等,但至于是不是成功的項目,就要綜合分析應用的成效了,包括投入產出、日常能耗、效果等等,個人認為,目前案例,總體上還沒有特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