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LED行業關于專利權的訴訟案件真有不少。比如東京地方法院于2016年10月14日作成判決,認定立花公司及E&E公司對于該等藍光LED之輸入及販售行為,已對于日亞化學之專利權構成侵害;此外,韓國首爾半導體LED制造商對凱馬特提起訴訟,聲稱美國零售巨頭銷售的產品侵犯了其LED相關專利等等。
LED專利訴訟與日俱增的背后,無疑是LED產業利益的博弈。而隨著LED照明步入發展黃金期,全球的LED大型企業無不加緊運用專利這一武器掌握市場主導權,專利戰也將呈常態化趨勢。
交叉授權成為新趨勢
隨著中國LED企業不斷的全球化擴張,專利問題已經越來越突出。歷來LED上中游核心專利主要集中于飛利浦、歐司朗、日亞化學、豐田合成、科銳等國際巨頭手中,他們一直將知識產權作為武器,通過布局嚴密的專利網將競爭對手排除在市場之外,從而獲得壟斷利潤,這種互惠互利的專利交叉方式成為很多行業巨頭的常用方法。
2015年7月,日本豐田合成先后將白光LED專利授權給中國的兩家LED封裝廠商,聚飛光電及易美芯光,達成了供應鏈戰略合作。獲得豐田合成的專利授權意味著可進入全球白光LED專利網,從而打開企業的國際市場成長空間,也為他們的下游客戶提供了白光LED專利保障。
2016年9月,Lighting Science宣布與Osram Sylvania以及Hubbell Lighting簽訂專利授權協議。本次的全新專利授權將涵括Lighting Science的‘968專利系列,主要應用于OsramSylvania以及HubbellLighting低光換裝用崁燈產品。
日本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德國松下照明與奧德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銳高Tridonic今年簽署了一項LED專利授權協議。在該協議條款下,兩家公司相互授權使用照明電子領域、主要是控制領域和LED光源運營的某些專利。目前該協議的具體內容仍然保密。
11月2日,GE Lighting Solutions LLC表示,與韓廠三星電子簽署了全球性的專利授權協議。根據這項協議,三星獲得了GE授權的特定關鍵專利,用來作為生產與銷售LED與LED模組的利器。
歐司朗光電半導體日前表示,該公司已經和日本某間大型公司簽署了LED專利授權協議,與歐司朗簽署專業LED技術的是跨國的日本大型會社,引發市場關注。歐司朗光電半導體表示,這項技術的授權,包括了特定智慧財產權的LED磊晶、LED晶片與封裝技術,這些技術來自多重的LED技術。
近期,晶元光電(晶電)宣布與超時代光源(集團)有限公司(超時代)簽署專利授權合約,超時代取得晶電LED燈絲相關專利之授權。
還有東貝光電取得歐司朗白光LED專利授權;穗晶光電、易美芯光、聚飛光電、瑞豐光電、客臨和鑫電器、玲濤光電等大陸企業獲得豐田白光LED專利授權;晶元與科銳簽署了全球LED芯片專利交叉許可協議等。
不少國內企業已經認識到專利的重要性,通過與國際巨頭的專利交叉授權形成“保護傘”。有了專利的保護,可以促進企業創新和推動LED照明市場進一步增長,以便企業更好地服務于快速變化照明領域的客戶。
雖然,LED企業在與國際巨頭的專利交叉授權形成的“保護傘”下得以相安無事。然而,這種方式尋求庇護的方法只是暫時的。中國LED企業需要加強技術創新,獲取更多的專利保障,才是讓企業走得又快又穩又安全的法寶。
LED企業專利庇護的方法只是暫時的,關鍵還是自主創新
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從當前的競爭環境來看,整個LED行業的整合速度在加快,因為行業本身存在很多低端的制造廠商,注重價格競爭而不顧產品質量的潛規則行為,將會導致一大批的企業消失,在行業的發展過程中,這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而LED企業想要在這個環境下脫穎而出,想要在競爭中保持優勢,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是必須具備的重要素質。
目前LED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反映在三個方面:第一,企業研發投入不足,技術創新能力較弱,成果轉化率不高。第二,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能力不強,先導性高技術領域科技力量薄弱,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較慢,高端產品依賴進口。第三,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能力較弱。因此,在市場前景明朗下,企業要想抓住大好機會,還需要著力創新,樹立品牌。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項目,進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半導體照明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開發、掌握關鍵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在技術創新的同時鼓勵進行機制創新,加強產學研用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向企業轉移。加強產業鏈的互動,包括材料、芯片制造、封裝測試、電源模塊、驅動電路、光源、燈具及專用設備、儀器等多個環節銜接。
科技在進步在發展,新的技術壁壘還會出現。企業把自己的專利技術做強做大才是關鍵。企業除了發揮自身優勢、做好客戶服務、熟悉國內LED照明市場發展近況的優勢,還應該通過市場引導技術研發,不斷開拓LED照明技術的新應用領域,才能迅速占領該應用領域,成為行業的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