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個月內,中國企業在德國半導體界的兩起巨額收購案均被迫流產。不同于中企收購愛思強(Aixtron)遇阻時的政治因素作梗,德國另一大半導體巨頭歐司朗(OSRAM)未能被中企收入囊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員工強烈反對。
兩個半月前,德國《經濟周刊》率先發布了一條引起全球照明工業圈震動的消息:中國最大芯片制造商三安光電(13.300, 0.00, 0.00%)(600703.SH)計劃斥資約72億歐元(約合523億元人民幣)收購歐司朗。后者是全球最大光源制造商之一,擁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在全球擁有2.46萬名員工,與飛利浦照明、GE照明并列為世界“三大照明巨頭”。
隨后,三安光電發布公告證實消息,稱其已與歐司朗相關方進行了初步接觸,但“雙方僅有一次會面”。
截至10月11日,并沒有對交易條款(包括范圍和價格)進行談判,也未簽訂具有約束性的文件,收購交易或合作事項及相關談判是否發生具有重大不確定性。
這起收購最終宣告破產。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三安光電已停止競購歐司朗,阻力主要來自員工抗議和政府反對。
德國《時代周報》近日報道稱,由于交易尚未最終敲定,職工代表們紛紛開始活動,公開要求歐司朗集團總裁白里恩以及大股東西門子(占股約17%)的總裁凱颯“明確拒絕任何收購企圖”。
該報道援引歐司朗職工委員會主席魏寧格的說法稱,這項收購不符合員工利益,員工們不愿意自己的命運“被外人決定”。還有員工代表稱:“那些亞洲人是我們的直接競爭對手。今天,歐司朗依靠在德國雷根斯堡以及馬來西亞的工廠很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亞洲人一定覬覦我們的尖端技術,但對德國的(高人力成本)生產基地肯定沒興趣。”暗示該收購如若成行,德國工人恐將失業。
理論上,員工對于公司收購并購事項并無否決權。但在歐司朗收購案中,情況有所不同。歐司朗員工們將自己的訴求傳遞給了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該工會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擅長組織德國工人罷工,為工人向企業要求漲工資。這對歐司朗股東大會也形成了巨大的壓力。
這對中國企業海外收購來說是一個新的教訓。一位要求匿名的行業人士對界面新聞記者分析稱,海外收購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多,要提高成功幾率,必須要充分了解標的企業及所在區域的運行規則和文化,摸清所有相關方的利益,包括政府、社區、投資者、員工等。“在收購方案提出時,就必須拿出可行方案,消除各方顧慮。”
在政府因素層面,中國企業要通盤考慮的還不僅限于收購標的所在國,而要將整個國際環境因素納入考量。
愛思強收購交易的流產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今年5月,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Fujian Grand Chip Investment Fund)原本計劃斥資6.7億歐元(約合49億元人民幣),收購愛思強約65%的股份。這項交易在9月8日獲得了德國經濟部的批準。
在交易接近完成的最后時刻,這起原本以為鐵板釘釘的跨國收購卻陡然生變。德國經濟部突然撤回對愛思強收購案的批準,并開始重新審查這筆交易。12月8日,中國福建宏芯投資基金發布消息稱,對愛思強的收購要約已經失效,交易條件已無法實現。這起收購正式宣告失敗。
美國的“插足”是這起收購案失敗的主要原因。美國財政部12月2日發表聲明稱,奧巴馬發布總統令,阻止了中國企業對愛思強的收購。聲明稱有“可靠的證據”表明,中國福建宏芯基金對愛思強及其美國分支機構進行收購之后,可能會采取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危害的行動。
德國《商報》評論稱,這筆生意告吹歸根到底是由于美中之間的貿易戰。同時,德國政府也對中國資本的“加速入侵”和本國技術外流的風險,感到擔憂。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德國的收購交易不斷上升。專業服務公司安永(EY)的統計數據顯示,迄今為止,德國累計已有約200家企業被中國投資者并購。其中,2002-2012年的十年間,收購德企數為59家,2013-2015年,分別為25、36、39家,而今年僅上半年就收購了37家,交易總值達到108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德國成為今年以來中國最大的投資目的國。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接連兩起收購案的先后流產,或將令中國投資者對在德國的“采購”熱情遭受打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將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