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的“和君系”,又“俘獲”了一家上市公司。
據乾照光電(300102.SZ)12月28日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王維勇于12月26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tǒng)減持所持占0.64%的450.995萬股,減持均價6.96/股,導致持股比例下降為15.28%,退居為第二大股東。
而乾照光電原第二大股東深圳和君正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和君正德)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州和正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蘇州和正),合計持有占15.61%的11000萬股,由此“自動”晉升為第一大股東。
但此次減持只是王維勇辭去乾照光電董事長之后2500萬股減持計劃的大宗交易首單,也意味著隨著其減持計劃的推進,“和君系”第一大股東的位置更加凸顯。
順水推舟“上位”
隨著第一大股東王維勇減持“讓位”,“和君系”順水推舟入主乾照光電的老道資本運作手法,也開始水落石出。作為老牌咨詢公司的“和君系”,其在乾照光電的做法可謂布局巧妙。
“和君系”首次在乾照光電露臉是今年5月21日,當天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乾照光電創(chuàng)始人之一王向武分別以大宗交易和協(xié)議轉讓的方式,合計向和君正德與蘇州和正轉讓約占總股本7.1%的5000萬股,每股交易價格均為6.6元,交易總價為3.3億元。
隨后,乾照光電又在8月16日公告,其另一創(chuàng)始人鄧電明亦將所持約占8.52%的6000萬股,以7元/股轉讓給和君正德,交易總價為4.2億元,從而與一致行動人蘇州和正的合計持股達到15.61%。
令人迷惑的是,雖然和君正德在兩次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均宣稱不排除未來12個月內繼續(xù)增持的可能性,王向武和鄧電明卻語焉不詳,均表示未來12個月內不排除增加或繼續(xù)減少股份的可能性。
但現在回過頭來看,只表示看好乾照光電業(yè)務的發(fā)展、擬通過增持乾照光電股份(21.240, 0.06, 0.28%)獲得良好投資收益的“和君系”,正是通過這一系列不動聲色的安排,成為乾照光電第一大股東并入主董事會。
公告顯示,在10月12日披露和君正德受讓股權過戶成為第二大股東之后的一周之內,乾照光電就收到董事長王維勇、副董事長曾煒杰、董事蔡海防和林曉輝的辭職報告。而王維勇還計劃自2016年10月18日起的6 個月內減持不超過占總股本3.55%的2500萬股,已經表明將“讓位”給“和君系”。
隨后,歷任和君集團投資總監(jiān)、資深合伙人,現任和君正德董事長、蘇州和正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的金張育,成為乾照光電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目前擔任和君集團合伙人及和君正德董事、總經理和蘇州和正合伙人易陽春和曾任云天化(9.710, -0.05, -0.51%)(600096.SH)母公司云天化集團副總經理(副廳級)呂慶勝,同時成為董事。
而此時,“和君系”尚只是乾照光電的第二大股東,但作為第一大股東并且是公司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王維勇,則留任董事會“屈居”副董事長位置。
不僅如此,在“和君系”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前,乾照光電董事會還在12月7日對公司管理團隊工作進行了相應調整。
不過,雖然“和君系”已經實際主導乾照光電,但據12月28日公告,乾照光電目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和君系’)未來會不會增持,這個不確定。”乾照光電工作人員12月28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分步驟“讓殼”安排
“和君系”入主乾照光電,給了市場不少猜測。
而從乾照光電股價走勢圖來看,“和君系”今年5月和8月受讓股權,乾照光電股價漲停以漲停“回應”,本次順位晉升第一大股東,也同樣開盤就直奔漲停板。
“公司主營目前沒有變化,目前也沒有變化的計劃。”前述乾照光電工作人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但自2012開始,凈利潤逐年降低并且在去年出現虧損的乾照光電,雖然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達到2248.57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仍舊虧損472萬元。隨著“和君系”的入主,市場更是提高了對乾照光電的轉型預期。
而乾照光電是“和君系”控制的第二家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2015年,“和君系”通過新三板掛牌的和君商學(831930.OC),以13.6億元拿下匯冠股份(29.680, -0.47, -1.56%)(300282.SZ)控制權。
之后,在“和君系”的運作之下,主營觸摸交互技術和精密制造的匯冠股份開始轉型,通過收購恒峰信息布局教育信息化產業(yè)。
公開資料顯示,和君正德和蘇州和正是正宗的“和君系”,其控股股東和LP同為上海和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而后者由和君集團董事長王明富、常務副總裁許地長二人共同出資設立。
與入主匯冠股份相比,“和君系”成為乾照光電第一大股東的成本更低,合計僅為7.5億元,但匯冠股份總股本僅為22050.73萬股,而乾照光電總股本卻高達70455.33萬股。
“資本接盤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后開始轉型,是一種曲線的借殼類型,主要是創(chuàng)業(yè)板不允許借殼上市的紅線。”一位券商人士認為,“創(chuàng)業(yè)板‘類借殼’的出現,實質是市場利益和監(jiān)管要求的博弈。”
該人士還表示,類似“和君系”成為乾照光電第一大股東的現象,表面看是王維勇減持后“和君系”被動上位,但從人事安排等方面來看,顯然已經早有籌劃。
其實,乾照光電實際控制人有意“讓殼”,早在3年前就已經初現端倪。
歷史公告顯示,2010年8月上市的乾照光電,其前三大核心創(chuàng)始股東鄧電明、王維勇和王向武,一直是通過一致行動人來共同行使對公司的實際控制。但2013年11月,公司公告稱,其一致行動協(xié)議于當年8月12日到期后,經三大股東協(xié)商無果,決定不再續(xù)簽。此后,乾照光電一直處于無實際控制人狀態(tài),而這3人從2014年開始逐步減持套現。
到了2015年,王向武辭去董事兼總經理職務,鄧電明也辭去了董事、董事長職務,而留守的王維勇如今也“讓賢”于“和君系”,3人一手創(chuàng)立并運作上市的乾照光電,最終不可逆轉地成為減持套現的“取款機”。
但已經成為“和君系”新的資本運作平臺的乾照光電,何去何從目前還是未知數。
“公司未來的計劃,接下來的2016年年報應該會有一些披露。”上述乾照光電工作人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