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街區各色霓虹令人暈眩,高架橋護欄上的反光,讓司機瞇起雙眼,白鷺洲、鼓浪嶼、鷺江道,獨具廈門個性的片區,建筑燈光卻“各自為政”,拎不出屬于廈門的特色主題……距離廈門上一次夜景提升工程,已經過去逾11年,不少熱心市民提議,現今廈門的“夜妝”急需全面提升。
走訪
曾經的城市名片 現在顯得平庸
筆者從市建設局了解到,廈門上一次全面實施夜景工程主要集中在2005年、2006年,實施范圍主要是鷺江道、鼓浪嶼、中山路、環筼筜湖、會展中心、東渡路、集美等。當年的LED夜景工程扮靚了廈門的夜景,成為廈門旅游觀光的一張城市名片。如今,隨著國內各個城市夜景照明的比學趕超,廈門的夜景逐漸顯得平庸已是不爭的事實。
建筑群各自為政 缺乏特色主題
落實到具體景點,在鷺江道、筼筜湖等已成為“廈門名片”的區域,因為缺乏整體規劃,片區建筑的燈光各自為政,缺乏特色主題。在筼筜湖邊,指著夜色中的白鷺女神雕像,設計師許東亮告訴記者:“筼筜湖邊的各種建筑燈光太亮,倒映在水中將缺點放大,反而讓作為標志的白鷺女神雕像黯然失色,對白鷺女神雕像的照明中,人體雕塑和底座石塊一樣亮,這個比例在燈光下很不協調,不能突出主體。”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會展中心等片區,許東亮告訴記者:“這樣城市夜景容易流于一般,缺少屬于廈門的辨識度。”
燈光過亮或缺失 人性化考慮不足
在舒適度上,現今廈門的夜景照明也讓市民頗為頭疼。在仙岳路高架橋下到SM商業廣場區域,商家的廣告牌、霓虹燈,要么亮白刺眼,要么五彩眩目,不分節慶時段,長時間照明。每天下班開車經過此地的許建才先生告訴記者:“每一次從這里開過,我都要把眼睛瞇一瞇。”這頭,司機為夜景照明的過分耀眼“瞇起雙眼”,那頭,不少市民卻為腳下漆黑的道路,向手電筒“借一雙慧眼”。在筼筜湖邊的路上,市民只能借著對岸的燈光照明,在烏黑的行道樹邊行走,在鼓浪嶼街道龍頭社區的街道上,市民的行走、游客的游覽也只能依賴于店家的燈光。“店家關門了,就覺得路上很不安全,只想早點回家。”
部門解讀
整體和諧 因地制宜
凸顯區域閃光點
廈門啟動夜景照明工程完善提升,已經完成方案征集
代表委員及熱心市民提出的建議,其實早早就已被列入相關部門的工作計劃當中。記者從市建設局了解到,著眼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和美譽度,結合災后恢復重建、城市更新改造和國際化建設的需要,廈門正在進行夜景照明提升相關工作,目前夜景提升工程已經完成方案征集,進入招標階段。
過去幾年來,廈門的鷺江道、中山路、鼓浪嶼、筼筜湖畔、集美學村、海滄未來海岸等片區都實施了夜景工程。但在“莫蘭蒂”來襲后,不少夜景工程都遭到破壞,目前廈門實施的夜景工程也已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要。因此,自去年10月中旬開始,夜景照明提升工作就作為廈門開展災后重建、提升城市環境面貌的一項重要任務迅速籌備開展,將在整體提升的基礎上,做好“一線三片四帶”等重要片區、重要活動場所、重要線路等區域的建筑、橋梁、綠化景觀、天際線、岸線的夜景照明提升,在整體和諧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區域獨有的歷史文化及人文、自然景觀特色,打造一系列風格各異的夜景照明工程,更加凸顯區域的“閃光點”。
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在市建設局牽頭下,此項工作就迅速完成前期策劃的多個環節——前期設計決定后期改造方向,為了避免過度設計,且最大程度遵循形式多樣、因地制宜、低碳環保、注重實效的建設原則,市建設局首先花大力氣,組織編制重點片區夜景照明修建性詳細規劃暨概念性方案設計,通過明確規劃功能分區, 統籌各片區的設計風格,對重要活動場所以及重要節點進行深入研究,逐步細化照明方案,指導本次夜景照明深化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為了讓廈門夜景對標國內先進城市,市建設局還從北京、上海、杭州等先進城市引進有實力、經驗豐富、高水平的規劃設計團隊開展方案征集,進行方案比選,并邀請國內高水平專家進行評審,推選出優勝方案。最終,棟梁國際(北京)照明設計公司的方案勝出。
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正組織開展重點片區夜景工程總承包集中統一招標工作,確定施工圖設計(含深化設計)和施工總承包單位,并將緊鑼密鼓組織施工建設。
提升方案
那么,在夜景照明提升改造之后,廈門將會呈現怎樣的“夜之美麗”?方案設計師許東亮告訴記者,未來廈門的夜景,不僅顏值“個性化”,燈光也更“人性化”。
以“一線三片四帶”為重點
將廈門各區連成整體
“金色絲路,五彩廈門”,廈門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將圍繞這一主題開展。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將“一線三片四帶”(“一線”指的是機場-環島路-鷺江道、郵輪城沿線,“三片”即五緣灣片區、會展中心片區、筼筜湖片區,“四帶”則是海滄灣海岸帶、集美學村海岸帶以及鼓浪嶼、翔安南部海岸帶)作為夜景提升的重點區域,可以將廈門本島與各區連成整體,突出廈門海島,讓“山海、湖海、島嶼”相互對望,互成景觀。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質,而廈門的特點就是‘慢生活’。”許東亮說,設計師們在前期調研中注意到,廈門十分提倡步行加慢行系統,同時廈門又擁有很獨特的地形和海岸線,于是在方案之中,設計師們首先定下的整體基調,就是要設計適合人們在慢行移動中,能夠舒適觀景的夜景照明系統。同時以整體化考慮,將廈門夜景照明的主色調向淡雅風格靠攏,避免“過躁”的展現方式,來凸顯廈門宜居、不浮躁的城市特質。
打造“廈門新十景”
用細節展現城市特色
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針對各區域的不同特點,不同地段的夜景又將各有一番風景。
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舉例,在“一線”的夜景規劃中,就考慮到其是本島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景觀道,要精心設計城市輪廓線,突出區域特色,如環島路就期望通過夜景燈光設置,將沿途的建筑、景點與大海、沙灘、草地串聯,構成一條美麗的夜間海濱走廊,鷺江道毗鄰繁華的中山路商圈,與鼓浪嶼隔水相望,則應盡顯南洋風情的騎樓形態與現代建筑并存的獨特文化風貌。
許東亮告訴記者,此次夜景照明提升工程將打造出“廈門新景點”——鼓浪嶼日光巖回望、筼筜湖散步賞月、海滄遠望、金色會展、古典集美學村、五彩五緣灣、古今交融鷺江道、珍珠項鏈海滄大橋、浪漫曲線集美大橋、星光點點濱海漫步等。其中,將會通過一些小細節來展現廈門特色,如在演武平臺邊的世貿光塔建筑上,就將用燈光演繹出白鷺影像,而五緣灣的五彩橋梁,將用色彩聯想的形式,表現出廈門在閩臺關系中的“五緣”特色。
建立統一控制平臺
實現差異化亮燈模式
除了“視覺享受”,全面改造后的夜景還是環保、人性化的。市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次的夜景改造著重“優雅、自然,與人為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夜景照明提升后,廈門的夜景并非就將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時段、節假日的不同,變更夜景的亮燈模式——廈門將建立夜景統一控制平臺,采用島內集中、島外分區控制的方式, 控制亮燈范圍和亮度,實現平時、節日及重大活動期間差異化的亮燈模式。這一舉措,不僅適應城市夜景的不同需求,而且更綠色、更環保。
而呼應廈門“慢行、環保”的城市新舉措,接下來,也將為適合漫步的筼筜湖街道、鼓浪嶼街巷增添“良性照明”——多用功能光,柔和照亮市民的腳下路,在鼓浪嶼街巷的階梯上,在筼筜湖邊的樹影邊,用琥珀色的點點燈光,塑造專屬的空間感,喚醒市民、游客對鷺島的溫柔記憶。
聲音
市人大代表、東渡第二小學校長王靜:進一步提升夜景 游客愛看市民舒心
對外地友人而言,廈門的夜景照明是展示廈門形象的重要名片,應該展現城市個性。廈門是花園城市、窗口城市,有著閩南特色的文化底蘊,現有的夜景流于一般化,各色建筑的夜景也“各自為政”,辨識度不高,我們急需通過夜景工程的進一步提升改造,從整體上規劃,來展現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
而對本地居民而言,夜景照明還應該與居民們的生活舒適度結合。目前的夜間照明,居民樓的LED燈、廣告霓虹燈顏色雜亂,一些歷史已久的人行步道缺乏應有的照明燈,對行路造成不便。夜景照明工程的提升改造,將讓廈門人民在欣賞獨具個性的廈門燈光外,還能享受廈門燈光帶來的生活便利。
市政協委員黃秀惠:升級技術迎接機遇 提升夜景正當時
一座城市的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夠打造出美麗的夜景,一座城市的居民生活從物質享受向精神層面的追求發展,才促成了夜景的繁華。縱觀全球多個城市,他們的開放度、品位感都通過全面規劃的夜景得以實現。廈門作為“一帶一路”的戰略支點城市,正一步步邁向開放、繁榮,也將迎來更多機遇。通過夜景,將廈門海、島、路、橋等連成一體,在優化人們夜生活的同時,改善廈門投資環境、促進旅游業、商業、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照明行業的發展。而科技發展到今天,也已有了更多更節能的光照手段,此時,從美觀、節能兩個層面上全面提升廈門夜景,正是一個良好時機。
廈門社科聯顧問、原市文化局局長彭一萬:提升夜景工程 帶動旅游經濟發展
一座城市的夜景工程,是經濟、科技、文化藝術實力的綜合體現,是吸引來自五湖四海游客的重要因素。美國的拉斯維加斯、法國的巴黎,這兩座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他們的夜景分別以“金屋”和“塞納河”為重點,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往,而立志成為“國際型旅游城市”的廈門,也可效仿,盡快提升自己的夜景,從海陸空三個維度,全面規劃設計,用不同的主題、特色夜景帶動新的旅游景點,打造“視覺經濟”,讓我們的建筑白天亮麗,夜晚“靚麗”,留住游客們夜間休閑的心情,過一個“廈門之夜”。提升夜景照明,讓“夜經濟”助力廈門前行。
鼓浪嶼夜景改造效果圖
世茂海峽大廈周圍夜景改造效果圖
提升后筼筜湖夜景提升效果圖
提升前筼筜湖夜景提升前
提升后鼓浪嶼街道照明提升效果圖
提升前鼓浪嶼街道照明提升前
提升后會展片區夜景提升效果圖
提升前會展片區夜景提升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