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照明網專稿】近期,號稱東芝在日本國內建造的最大規模的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廠“無塵室農場”關閉,2017年開年就被這一事件震到了。植物工廠,日本,關門,幾個熱點關鍵詞湊在一起,把人們的目光都抓了起來。國內植物工廠發展迅速,推人及己,人們自然要問這是怎么回事,植物工廠是不是勢頭不對?
日本植物工廠世界有名,其國內對植物工廠也是大力支持,而且日本整個國家的菜價很高,植物工廠的菜價更高,發展環境也好一些。看好植物工廠的前景,不少企業投身其中,投資巨大。比如日本三菱化學從2012年開始銷售使用LED照明的植物工廠系統,日本Mirai公司于2014年在宮城縣建立全球規模最大的完全采用LED的植物工廠。日本福島原是松下、富士通、東芝和夏普等科技公司的重要生產基地,2015年7月逐漸變身為植物工廠基地,紛紛將閑置的工廠改裝為高科技溫室大棚,種植無菌蔬菜,年產量已達3.6噸、。松下2016年向日本西部燃氣公司旗下企業SG Green house交付了“人造光型植物工廠系統”……
資料顯示,東芝2014年啟動無塵室農場,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利用配備無塵室的閑置廠房,在接近無菌的狀態下生產生菜、雪菜等綠葉蔬菜。工廠內設置了日光燈、空調,以維持最適合植物生長所需的光線和溫濕度,另外也在工廠內安裝遠程監控和除菌系統。當時,東芝每年預計生產300萬株蔬菜((按生菜換算)),平均每天會生產8000株蔬菜。除此之外,還要在海外建置大型植物工廠,并銷售植物工廠使用的設備和系統。
大手筆有時就意味著大風險。業內專家指出,植物工廠投資很高,運行費用也很高,必須要有一個很好地市場去向,才能獲得效益,如果企業本身對植物工廠沒有技術積累,銷售不好,投資又大,倘或經營不善,關門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對于無塵室農場的關閉,有業內專家表示,關門不稀奇,從經營的角度,也是常有的事情,倒不必有過度解讀。
植物工廠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植物工廠作為設施園藝的最高級發展階段,被認為是21世紀農業取得革命性突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球范圍都受到重視,植物工廠在國內外發展迅速,已經成為植物生產領域的研究熱點。
除了日本,美國、韓國、荷蘭等國植物工廠的發展都很突出。我國植物工廠相比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發展時間尚短,總體還處于科研、試驗、示范階段,不過發展速度很快,不完全統計,國內大大小小植物工廠百余個,分布在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2017年植物工廠的數量將繼續增加。從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來看,國內植物工廠也不同于日本。
中國農業科學院設施農業研究中心主任楊其長表示,大規模投資的植物工廠涉及市場定向以及投資投入產出的問題,國內目前不太適合這種思路。“與日本的大投資方式不同,國內現在的思路基本是先易后難,植物工廠的規模都不是很大。” 楊其長說。
一開始采用適度規模,而不是大規模投資,先從簡單開始做起,保證基本收支平衡或一點收益,在未來實際條件成熟時再做大,這樣的思路更為穩妥。據了解,當前國內植物工廠,雖然不能說都經營的非常好,但基本不會有像日本這樣的倒閉狀況。
除了適度規模,國內企業也創造了很多靈活的經營模式,楊其長指出,當前比較建議優先發展幾個領域,比如觀光、展示類的,不用太考慮成本,早期具有示范性質,也有一定的市場空間;城市空間利用類,像是利用地下空間,空置的建筑等;植物工廠還可以跟社區家庭相結合等。
伴隨人口增加,環境惡化,食品安全等問題,植物工廠這一產業形態未來發展前景可期,不少企業在觀望也躍躍欲試,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投資和技術的角度來看,植物工廠也算是高門檻領域,建議不要盲目投入。植物工廠是設施農業,初期投入成本和維護成本都很高,比如設備、光源,電費,人工等都是不小的支出,“要進入植物工廠領域,既要考慮好市場定位以及渠道建設,也要仔細考慮投資運行成本,投入產出,做好商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