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燈具設計通常會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風格特點、情感(人機交互)、美感(藝術感/設計感)、人機工程(結構性人性化程度)、感召力(爆款)、技術核心(光源電子部分)、質量來體現產品的價值。
燈具的創意設計也無外乎這幾點,產品為用戶創造的體驗越好,它產品對于用戶的價值就越高。
它從白熾燈到LED通過核心技術變革,燈具產品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價值表現機會,從裸光源時代到現在層出不窮的各種LED風格類產品,都體現了情感與美學,無數個爆款成就了風格特點與產品感召力。
今天想和各位分享下燈具美感與創意的情感表達,以及質量在設計過程中的重要性。
本文作者金丹
燈具產品的設計
燈具產品的設計“日新月異”,各種組合而成的“新品”充斥著市場,各種風格品類的產品布滿了大街小巷...面對行業的壓力,市場的挑剔,諸多未成年的新品應運而生,接下來便是短暫的產品生命周期,一波又一波客戶的新品需求,繁瑣而又沉重的開發成本使得產品開發質量越發低劣,變本加利的客戶需求越來越脫離實際!
多年的復雜經歷讓我感悟到,未來的市場將是革命性和顛覆性的,燈具設計的表達將是一次大品牌間跨界型的資源整合過程。小眾品牌會成為輔助類差異性美學產品線的一部分,產品設計的主流方向將是圍繞情感,美學與質量來進行。
燈具產品設計的情感表達形式
燈具產品的情感表達具體體現為消費者心理痛點的把握。除了基礎照明功能外,燈具產品情感價值重點表現為:目標消費人群習慣屬性、年齡段、場景應用、風格等實際需求的把握。
這些都需要設計師通過知識與閱歷,研究好目標人群真實需求,貫穿整個產品使用過程,讓設計者與消費者在情感上有交集和碰撞。
燈光結構
透過產品與設計本身,讓消費者讀懂設計,帶來品牌認知度和產品情感價值,帶來深刻的品牌烙印。燈具功能的光影變化,燈具造型的仿生結合,燈具材料及風格化匹配應用來完成表達。
總之,透過產品本身,能讓消費者產生聯想,帶來情感觸動的設計,都將是情感價值和品牌形象的體現。
燈具產品設計的視覺表達
五千年的積累沉淀,中式燈從來就不缺乏想象空間;美式歐式等洋風格被吹捧得異常高漲,現代極簡是大勢所趨......在諸多品類里,美學在流通類產品最容易被忽略,也較難表現。
消費者主要通過視覺和觸摸來感受產品美感。形態、色彩和質感給客戶帶來形象,從而形成意向購買,這些也充分體現了視覺設計的重要性。
顧客購買的意愿是通過視覺傳達的,喜歡與不喜歡,消費者潛意識里早已定性。購買定性后會,會進一步進行觸摸來確保產品材質與工藝,特別是功能型與輔助類產品,顧客需要通過功能體驗。
觸覺體驗比視覺體驗更加真切,透過毛孔與肌理體驗出材質的真實質感與物理屬性,觸感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人對產品的興趣程度。特別是商照,電工,墻面家居等產品,消費者需要通過觸摸其質感,從而增加產品附加值。
設計師更應該是一個產品經理,通過洞察,從創意的美學角度,到觸摸產品的生理反應,需要在產品選材,結構方式,表面處理,肌理表現等方面精心詮釋。消費體驗的決定性環節很有可能在這里結束。
燈具產品的質量表達
質量表現形式為產品體驗及品牌認知的最后一個環節,這直接決定了二次返單率及品牌口碑。一件優秀的作品,品質直接決定了最后消費者使用后的終評。
品質環節其實也是貫穿整個設計過程的各個細節處理,特別是人機交互過程里面的使用者感受:
記得較早前推出智能APP調光調色功能時,一位消費者購買了一件客廳大燈產品,使用自己的手機下載APP,將分段開關設置為第一段較暗的情景光,結果他不在家的時候,家人開關開燈時一直就是情景光,無法滿足照明需求,誤以為是燈具壞了。
功能性產品設計的初衷是為了更便捷的消費體驗,產品本身也有較高的附加值,但是在人機交互過程中使得設計者的初衷沒能得到較好的應用,并被誤以為質量問題。除了照明本身,隨著消費的不斷年輕化,需求的多樣化,產品更需要符合實際需求,而不是一味遵循行業經驗,循規蹈矩的去做一些“能亮就行”的產品。
結語
真正把握痛點的產品設計需要理性遵循以上幾點。特別是針對行業現狀,能遵守品質底線的產品開發設計少之又少。作為一名設計師,我始終認為產品是要賦予附加值,并且一定要堅守設計帶來的品質標準底線。任何形式上的投機取巧終歸功虧一簣。只有通過堅持價值設計,產生品牌影響力,隨著時間的積累,才會有下一個更大的產品價值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