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LED 異軍突起,應用潛力極大。Micro LED 是新一代的顯示技術,即微型化的LED 陣列,將LED 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陣列化,使其體積大約為常用LED 大小的1%,其中每一個像素點定制,單獨驅動發光,像素點的距離由原先的毫米級降低到微米級。Micro LED 制備工藝結合了MOEMS 技術和LED 制備工藝,具有重復性好,一致性好等優點,可實現超高分辨率(1500ppi 以上),且發光壽命長,材料穩定性好,可以避免OLED 器件的殘影現象,未來商用潛力極大。
效率更高,功耗更小,Micro LED 有望大幅延長續航時間。近年來OLED 領域,發光材料的效率已獲持續改進,但相比之下,LED 發光效率依然是最高的,約為OLED 的兩倍左右,而Micro-LED 的發光效率大約是LED 的4 倍左右。Micro LED只需消耗LCD 和OLED 10%-20%的能量,而通常屏幕耗能占智能手機總耗能50%-60%,使用Micro LED 有望大幅降低手機耗能,提供更長的電池續航力。
各大巨頭積極布局,Micro LED 商業化曙光已現。據報道,蘋果今年將在臺灣對搭載Micro LED 的設備進行測試,并率先推出一批使用該技術的AppleWatch。隨后不排除會在蘋果手機上應用Micro LED 顯示屏。蘋果早在2014 年就收購研發Micro-LED 的公司LuxVue,多年來技術儲備不斷增加,專利儲備豐富。此外,近日鴻海對外公告,為了布局繼OLED 之后最有希望的新世代顯示技術Micro LED,公司透過子公司CyberNet 投資約資1,000 萬美元取得eLux 部分股份,elux 在Micro LED 轉移技術方面已有專利布局。
同時,不同于蘋果等大廠有意將Micro LED 應用于穿戴式裝置或手機產品,Sony 率先展示采用Micro LED 技術生產的110 吋室內大型顯示器CLEDIS(Crystal LED Integrated Structure),畫質與對比度均令外界驚艷。此外,國外相關研究團隊還有美國德州理工大學、美國伊利諾大學、英國史崔克萊大學等等。據LEDinside 報道,如果按照全面取代現有液晶顯示器的零組件的規模來估算,包括背光模塊、液晶、偏光板等,未來Micro LED 的潛在市場規模約可達300-400 億美元。
技術及成本是主要瓶頸,大規模應用尚需時日。目前Micro LED 面臨的主要技術難題在于巨量轉移技術(Mass Transfer)。與LED 的制備方法類似,Micro LED可以在藍寶石襯底上以蝕刻方式制作,但難點在于Micro LED 制備需將傳統LED陣列化、微縮化后定址巨量轉移到電路基板上,形成超小間距LED,以實現超高像素、超高解析率。整個制程對轉移過程要求極高,良率需達99.9999%,精度需控制在正負0.5μm 內,難度極高。
目前轉移相關技術有范德華力、靜電吸附、相變化轉移、激光燒蝕四種,但相關工藝仍未成熟。此外,根據估算,目前Micro LED 顯示技術上帶來的制造成本仍高達現有顯示產品的3~4 倍,因而廠商正積極透過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以及改善芯片、轉移技術良率以達到成本下降目標,估計若要取代現有LCD 產品還需3~5 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