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有效提升江蘇省線損管理水平,深化營配數據集成成果應用,國網江蘇電力針對低壓線損考核指核“一刀切”、臺區異常診斷分析準確率和線損異常分析工作效率低等問題,成功開發了低壓臺區線損智能分析管理平臺,并已在全省推廣應用。目前,國網江蘇電力在全省擁有低壓臺區52.07萬個,實現線損在線監臺區比重99.3%。讀完這則消息,筆者生出許多感慨來。
長期以來,由于對電力系統設備缺乏必要的維護和巡視,在維護和巡視過程中仍然采取人工方式進行;還有線路的布局沒有進行長遠的規劃,使得很多線路存在諸多接點;加上一些線路老化,絕緣性較高,導致電力線損較高。由此,對于計量裝置安裝在非產權處的專用變壓器客戶,從產權分界點到計量安裝點之間線路設備存在電能損耗,因此,合理加計這部分線損無可厚非,根據電能損耗有關規定,企業一般加計3-5%的線損,但若后期文件沒有明確規定,就按此比例,通常考核時便會以“一刀切”的方式加以計算線損。而江蘇省電力公司利用低壓臺區線損智能分析管理平臺,采用“預分類-聚類-多元回歸”的臺區分類模式及合理線損計算新方法,實時在線計算合理線損;線損異常智能分析模塊從業務變更查詢、線損計算單元、戶變關系、供電側異常、用電側異常等方面對臺區受苦分析,列出疑似問題,有效提升臺區異常診斷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率;通過智能分析,為已在線損合格范圍內的臺區計算出更為精確的降損空間,通過智能定位異常客戶,為進一步降損依據。這樣可以避免因為線損合格率“一刀切”而忽略發現合格臺區內線損異常問題。
由此,降損工作是推進節能環保、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對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供電企業只有象江蘇省電力公司那樣,切實健全減損管理體系、技術體系和保障體系,避免考核指核指標“一刀切”,剔除“不可比”的諸多因素,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提高線損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公司的經營增效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