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傳出的夏普撤訴事件并非屬實,夏普目前正在美國加州繼續起訴海信。有關專家表示,夏普海信的官司事件的背后是北美彩電市場正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以前的歐美品牌和日韓品牌均分天下,到現在中韓品牌逐鹿北美。而隨著這種趨勢的延續,未來的企業并購以及各種訴訟也將日益常態化。
市場:日系的真空
近年來,日系彩電企業逐漸淡出全球市場競爭正成為不爭的事實。而日系企業的敗退留下的市場真空也被中國彩電企業所填補。
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認為,全球日系品牌當前處在大萎縮的浪潮,日系家電所擅長的硬件制造和品質優勢正在失去,甚至顯得冗余,未來將只在日本本土市場自己研發運營。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也表示,大部分日本公司存在著架構臃腫、決策鏈條過長、經營效率較低以及對民用終端消費反應速度慢等問題,而且他們對家電業的智能化、互聯網化、IT化趨勢把握不準,日本公司的家電業務已經跟不上總體市場的節拍。
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日系企業近兩年不得不進行“去家電化”。2016年4月份,鴻海集團宣布斥資35億美元收購夏普66%的股份,并獲得了夏普在全球范圍內的品牌控制權;遭遇等離子重創的松下,于2016年1月關閉了在中國的最后一家彩電工廠;2015年初,東芝則宣布徹底退出除日本以外的國際彩電市場,該公司在中國的彩電業務也交給了TCL;索尼同樣也遇到一些棘手的難題,例如CRT時代的過于美好使得索尼錯過了平板電視發展的最好時期。
有關專家預測,中國家電企業的自主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的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而日本家電企業的市場份額會加快萎縮,全球彩電市場將形成中韓企業主導的局面。
競爭:盡刮中國風
梁振鵬認為,美國市場作為全球發達經濟體中最大的消費市場,是任何品牌國際化進程中最看重的一個市場,也是競爭很激烈的成熟市場。特別是對家電這類全球化產業而言,成功進入美國市場無疑是衡量品牌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標志。這也是夏普海信所引發的美國官司最重要因素之一。
隨著中國彩電企業近年來紛紛走出去,全球海外市場也正感受來自中國的力量。去年,樂視宣布以20億美元收購美國本土最大電視品牌Vizio,曾震驚全球彩電行業。但樂視顯然不是進軍美國市場的先行者,TCL、海信都先后布局美國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根據IHS發布的最近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 TCL在北美出貨量達到95萬臺,占據13%的份額,超越LG排名第三,成為“美國市場成長最快的電視品牌。”
“TCL品牌在美國之所以快速發展,除了高品質的產品、優質的售后服務和本土的優秀團隊,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TCL在美國市場的品牌定位也明確,就是適合年輕人和年輕家庭的新品牌。”TCL多媒體海外業務中心總經理吳吉宇對記者表示。
格局:一切皆可能
盡管目前三星、Vizio依然占據北美市場頭兩名的位置,但其領先優勢并非高枕無憂。
據記者了解,30年前美國和歐洲的家電企業同樣經歷了撤退,打敗他們的正是日本企業,西門子、伊萊克斯、飛利浦、惠而浦逐漸淡出家電業,索尼成為全球家電業老大。風水輪流轉,如今全球家電制造的重心轉移到了中國和韓國。中國品牌所走的路線和當年的索尼以及后來的三星、LG如出一轍,以低價產品占領市場后逐漸完成品牌的中高端升級。
對在國際化征途中的中國企業來說,如何塑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品牌形象一直是個難題。據了解,TCL從2010年到2016年基本上六年的時間從零到做到突破200萬,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40%多。吳吉宇認為,TCL通過近二十年的海外耕耘經驗,總結出從業務出海、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真正讓品牌實現國際化的寶貴經驗。而整個北美這幾年的發展經歷來看也代表了整個TCL在海外發展的趨勢。
海信集團總裁劉洪新也表示,去年海信品牌出貨量在全球占有率不到7%,跟領頭羊的差距還比較大。因此,海信今后的主要精力會放在海外尤其是歐洲、北美市場——希望通過對世界性頂級賽事的贊助帶領品牌快速提升,進而達成市場份額的目標。
“從企業的平均競爭能力來講,國內企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但是超越三星這樣的消費電子巨頭不再那么遙不可及,在十年前,沒人會相信日本家電企業將整體衰落。”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