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7月20日宣布,《關于汞的水俁公約》 將于2017年8月16日生效。根據公約要求,從2021年起,熒光燈、含汞電池將不再允許使用。到2032年,要關停所有原生汞礦的開采。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風介紹,為了履行公約,環保部已會同相關部門修訂了多項涉汞排放標準,評估了目前十個主要的涉汞行業的狀況,啟動了戰略行動計劃編制工作。下一步將以控源、減量、發展替代技術共同推進用汞行業的減量化,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含汞廢物以及污染場地的管理工作。
汞俗稱水銀,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大量應用于各種產品和工藝中。汞及其化合物的產生、使用和排放會造成環境污染,嚴重時引起人類和哺乳類動物神經、免疫、生殖系統的機能紊亂,尤其對胎兒和孕婦有較大影響。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汞生產國和排放國,為防治環境汞污染,目前已將汞列為重點管控的重金屬之一。“十二五”初期就已將汞列入了5種優先管控的重金屬之一,提出開展大氣汞排放污染防治。2009年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決定達成一份在全球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書——《關于汞的水俁公約》,中國是最早的簽署國之一。2013年10月,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組織下,通過了《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我國作為首批簽約國簽署了公約。2016年4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務批準2013年10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在熊本簽署的《關于汞的水俁公約》。
履約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履約的同時倒逼了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相關行業的技術水平。
根據公約要求,我國將在2020年淘汰公約要求的含汞電池、熒光燈產品的生產和使用;VCM(氯乙烯)生產行業實現單位產品使用量在2010年基礎上降低50%;2032年關停所有原生汞礦的開采;針對燃煤電場的排放源,到2020年完成排放編制,明確重點管控來源,確定減排目標和措施。
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副主任余立風介紹,為了履行公約,環保部已環保部會同相關部門修訂了多項涉汞排放標準,評估了目前十個主要的涉汞行業的狀況,啟動了戰略行動計劃編制工作。下一步將以控源、減量、發展替代技術共同推進用汞行業的減量化,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含汞廢物以及污染場地的管理工作。
我國是汞的生產和使用大國。據悉,在正式履約之前,我國已經對部分行業開展了管控,把汞列入了五種優先管控的重金屬之一。在履行公約的每一個環節中,都有一個配套實施方案,有一套中央相關部委到地方共同參與的協調機制。相關的履約規范被納入到國內環境管理體系。
余立風認為,履約對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履約的同時倒逼了淘汰落后產能,提升相關行業的技術水平。
我國從2008年開始,政府從節電的角度出發,積極實施的“綠色照明”工程,讓節能燈逐步替代白熾燈,因此而引發的廢棄節能燈的汞污染,讓我國的汞污染狀況面臨著更嚴峻的挑戰。隨著公約的生效,未來LED照明將迎來更大發展空間,或將成為主流技術路線。
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整體產值達到5216億元,較2015年同比增長22.8%。隨著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加快,宏觀政策環境持續向好。2016年9月G20峰會核準發布了《G20能效引領計劃(EELP)》;11月《巴黎協定》正式生效。我國“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發布,國務院成立“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抓手,半導體照明產業迎來了新的機遇。
2017年,“十三五”半導體照明產業規劃發布在即,《規劃》的出臺將對產業下一步發展重點、發展方式等明確方向。此外,“促進半導體照明市場轉化、推廣節能環保新光源(綠照四期)”項目(GEF-SSLED)的啟動,將對半導體照明市場轉化、應用示范、質量保證等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