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LED上市企業的半年報出爐,2017年LED產業復蘇趨勢明顯。從大部分大陸LED上市企業表現來看,大陸LED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無論平均營收規模還是增長率,一路高歌猛進,對比之下,臺灣LED廠商的落寞可以窺見一二。
近日,更有臺媒報道稱,LED封裝大廠齊瀚光電因經營不善,目前已停業解散。據了解,齊瀚光電成立于2004年,是高功率COB封裝廠,主要致力于高功率LED封裝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與制造。該公司總部和生產線均設在新北,擁有超過40項專利,其代理商遍及全球數十個國家,在印度、歐洲、美國與中國大陸均有客戶群。
齊瀚光電的解散或許只是個案,但臺灣LED“四面楚歌”的境地卻已成事實。隨著大陸廠商的持續擴產,臺灣LED的市場份額一再被壓縮。
芯片市占率逐步下滑
大陸芯片劇透的持續擴產使得部分中小企業被逐漸淘汰出局。進入2017年,LED芯片行業市場主動權已經掌握在幾家龍頭企業手中,其中,三安、晶電、華燦這前三大廠商市占率為50%,尤其是三安處于一家獨大的局面,占據了近三成的市占率。隨著需求啟動,供給端整合,未來LED芯片行業無論在價格還是市場競爭等方面都將回歸理性,格局也將逐步明朗。
早從2010年開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大陸LED芯片廠商大舉擴產,三安、華燦等廠商,不斷增加MOCVD。而反觀中國臺灣及國際廠,擴產則比較謹慎,在技術逐漸透明的情況下,中國大陸廠商的競爭力將得到不斷的加強。
在大陸廠商的沖擊下,臺灣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呈逐年下滑趨勢,2016年芯片市占率僅剩下22%,而中國大陸廠商提升至76%。臺灣廠商也基本上只剩下晶電一家,其他廠商基本上可以忽略,而晶電在中國市場的市占率亦日益下滑。
從國際上的地位來看,我國大陸芯片產業也正從第三梯隊向第二梯隊上升,中國已經進入第二梯隊。實際上,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的差距,也主要在于第一梯隊掌握的專利數量占據絕對優勢。
封裝產業被大陸趕超
大陸雄厚的資金實力也是促使LED產業快速崛起的因素之一。奈創科技董事長李允立曾經表示過,以前新研發的一個新技術或新產品突破,可以讓公司維持三年左右的競爭優勢,現在的周期越來越短,臺灣人員擋不住大陸高薪吸引力的頻繁流動加上政治原因讓兩岸智慧財產權無法保護原創,他常常感嘆自己空有技術長才卻有無法施展之憾。
此外,在資金的驅使下,擴產也成為大陸企業的砝碼之一。日前,2016年大陸前十大LED封裝廠排名出爐,根據LEDinside統計,臺資封裝廠僅億光、光寶擠入前十大,晶電重量級大客戶陸廠木林森則首度擊敗Lumileds躍上第二大,僅次于日亞化。
據統計顯示,光寶、億光是唯二擠入前十大之林的臺資廠,光寶排名遭國星擠下,從第六大下滑至第七大,億光則穩定維持第四名。
如今,隨著陸資廠的持續擴產,大陸封裝廠商已經強勢崛起。去年大陸前十大LED封裝廠營收達41億美元,較2015年大增24%,遠高于整體市場成長均值的6%,顯示產業集中度提升,LEDinside分析師余彬表示,2017年隨著木林森、國星、鴻利光電等廠大舉擴產,今年大陸廠商崛起的趨勢將更明顯。
押寶Micro LED,前途迷茫?
深陷“四面楚歌”的臺灣LED產業也在積極需求新的出路。臺灣一直以來就是LED生產重鎮,使得臺灣在Micro LED研發與技術擁有優勢。不少企業也希望在Micro LED產業中開創出一條創新之路。
友達總經理蔡國新近日表示,臺灣在Micro LED具備技術優勢,該公司正積極研發與密切注意未來走勢,一旦相關設備與材料成熟之后,臺灣的技術優勢,就能搭配量產的實力,有機會跨入這新世代的顯示器技術。
他強調,大陸光是有錢投資擴產,可以買到最大世代的廠房與設備,可是你要把這些廠房,量產高階、大電視面板,這是有錢也做不到的,因為這必須要高端面板技術做配合,而友達就是擁有這些高端技術,大陸目前仍追不上,使得高階、大尺寸面板持續供不應求。
不過,目前臺灣在Micro LED專利的布局實際上也并沒有太多的優勢,LED端還是由日亞、歐司朗占主導,轉移還是x-celeprint、蘋果luxvue,而顯示制造上論規模跟大陸市場相比也沒有太大優勢。
而且對于Micro LED的發展,如果要實現大規模Micro LED顯示的制造,必須要將包含LED制造、顯示制造和技術轉移與組裝這三個主要的不同的專業知識和供應鏈結合在一起。
臺灣行政院長林全表示,臺灣LED產業要生存,一定要增加競爭力,得與中國大陸有所差別,尤其是商品端為關鍵,政府就是要幫產業找到足夠人才,或提供環境培育,而這方面也已在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