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燈是汽車的重要常用工具之一,除最基礎的照明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向其他車輛的車主傳達準確信息,踩剎車亮剎車燈,往左轉向下撥轉向燈,雨天行車開霧燈,不僅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同時避免了每人拿一個大喇叭探出身子互相喊話的情況發生,如今車燈也成為少數碰撞測試機構的安全評分項。
科技總要向前發展,工程師逐步攻破各種技術和成本問題,從一開始需要人工點亮的乙炔車燈,逐漸演變成最為常見的鹵素電燈泡,造型不必拘泥于原來的形式,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品牌的標志性設計,好比寶馬的天使眼和沃爾沃的雷神之錘,而其中最擅長于此的奧迪甚至多了一個"燈廠"的稱號。
奧迪在2006年9月的巴黎國際車展發布了首款進入新世紀的中置超跑R8,目的無非就是紀念四環蟬聯2000年至2002年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三冠的偉大成就,順便展示一下自家的技術。早在2003年亮相的R8概念車——Le mans quattro概念車的"炫技"確實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那對LED"復眼"引起車轍君的生理不適,對奧迪來說,宣傳效果達到了。
雖然R8不是首款配備LED車燈的量產車,"淚狀"LED日間行車燈隨后也普及到其他車型,這但絕對是奧迪除大嘴之外的第二個家族化設計,遠遠看過去只要發現這個特征,立刻知道迎面來了一輛奧迪,一時間引發消費者對LED車燈趨之若鶩,而汽車界的車燈LED化也形成趨勢,連改裝廠也特別推出了LED車燈套件,正所謂古有動力大戰,今為燈泡比拼。
既然奧迪拿走"燈廠"的名號,其他品牌要出頭,必須玩一點花樣,奔馳在2009年發布了第四代E級,大燈不再是單純的照明燈泡了,而是加入攝像頭、激光測距儀和亮度傳感器等零件,在車燈前面加了"自適應"三個字,顧名思義,車燈實現了自動化,通過判斷前方是否來車,自動切換遠近光燈,如今發展到當監測到行人時,數顆LED單體便會對行人頭部下方閃燈,提醒汽車正在靠近,科技再度解放了人類的雙手和大腦。
眼看眾多廠商紛紛跟進了LED燈,在數萬元的小車上LED日行燈都成為了標配,LED不再是什么新鮮事了,所以和當初一樣,一些車企開始尋找其他的發光方式,于是鐳射大燈出現了,包含激光光源、反射鏡、黃磷濾鏡以及反射碗四個零件,激光會經歷"射出、穿透、反射,再反射"四個過程,能耗相比LED燈再減少30%,照明距離卻幾乎是LED遠光燈的兩倍。
由于鐳射大燈成本太高,目前無法做到大面積普及,但是寶馬和奧迪依然孜孜不倦地繼續著在燈具上面的創新,兩者幾乎同時押寶了OLED,先是寶馬在2015年8月發布首款使用 OLED的量產車M4 GTS,隨后奧迪在2016年1月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展出配備OLED的新款TT RS,雖說在量產上慢了一步,不過奧迪在推廣方面更勝一籌,TT RS和新一代A8并非M4 GTS/CS這類限量車型,面對的潛在消費者范圍也更大。
到底OLED為何方神圣呢?一些人竟然視其為21世紀最具前途的產品之一。其實OLED由來已久,出生日期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整個項目的研發過程源于一位美籍華裔——鄧青云博士,他在1975年獲得常青藤盟校之一康奈爾大學的物理化學博士學位后,加入柯達公司從事研究發光二極管的工作。
然而在1979年的某一個晚上,他在回家路上突然記起一件東西落在實驗室了,回去后發現一塊做實驗的有機蓄電池在黑暗中發光,于是他的目光轉向了有機發光二極管。等到1987年,鄧青云成功使用類似半導體PN結的雙層有機結構第一次作出了低電壓、高效率的光發射器,為柯達生產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器奠定了基礎,由此被譽為"OLED之父"。
簡單來說,OLED在原先LED的基礎上加多了一個單詞 Organic,意思就是使用有機分子或高分子材料,由于這種材料擁有極強的可塑性,因此運用到了制作彎曲顯示屏和照明設備上面,大賣場的曲屏電視機和手機全是采用OLED技術。
三星OLED曲屏電視
而運用到車燈上則是因為其他優點,OLED的特性是自發光,無需背光源。其擁有兩大優點,一是可視度和亮度高,說人話即黑更黑,白更白,呈現出來的色彩更加準確,二是單片二極管的厚度不到1毫米,只要仔細觀察一下寶馬和奧迪的OLED尾燈即可發現,兩者均是一片片的形狀,厚度一薄,也無需反射器、導光板等光學組件,自然減輕了重量;其次是驅動電壓低且省電效率高,同樣亮度的情況下,工作壽命可提高10倍,而且在零下40°照樣可以正常使用。
奧迪新一代A8
另外一個賣點,或者說未來在于"人性化",此處的意思不是符合人機工程學,而是模擬人類的神態,讓汽車看起來也"具備"感情。奧迪早在2013年便推出過一款Swarm OLED概念車,OLED尾燈則是以動態形式點亮,而且在工作過程中一直保持"流動"形態,特別是打轉向燈的時候,燈光一直朝右邊流動,愈加表現出"我要轉彎了"的意思。可以想象,以后的燈具將真正變成汽車的眼睛、心靈的窗戶。
奧迪Swarm OLED概念車
當然OLED也存在不少缺點 ,從目前使用的車型即可看出,最大的問題依然是成本,剛出現的新事物在價格上總是貴上不少,但在汽車同質化的大背景下,對于大多人而言,各個品牌之間的差別可能只在于"Logo"不同,底盤調校和變速箱響應快慢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價格和外觀才是主導因素,所以玩一點小心思總是擁有更大的吸引力,誰第一個嘗試,誰就可能吃到螃蟹,當然,也可能是斷腸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