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在北京·順義·首都機場希爾頓酒店隆重開幕。本次論壇由由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和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順義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半導體照明科技促進中心、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承辦,得到了科技部、發改委、國標委和北京市科委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會期兩天半,期間舉行全體大會2場,技術分會16場,產業峰會3場,專題分會或活動7場,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意大利、香港、臺灣等國家或地區的百余名半導體相關研究機構、企業技術專家擔任演講嘉賓。
近幾年光生物學和視覺科學的發展,為LED在健康照明和光醫療的應用提供了依據;LED光源小巧、易控、可調的特點,結合微電子和互聯網+技術,為LED健康照明及光醫療應用帶來了新的機遇。在11月2日上午,由廣東凱西歐照明有限公司和飛利浦照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協辦的“光品質與光健康”分會上,浙江大學教授牟同升擔任主持人并分享了“以健康為中心的照明及其定量評價”主題報告。
他表示,神經節細胞的發現使人們對人類視覺系統的光覺產生了認識。照明設計和實踐的應用減輕了視覺舒適性、色彩再現質量等非視覺沖擊,如光生物反應和晝夜節律系統調節等視覺功能。
過去的文獻發現,高能量藍光會引起視網膜損傷,晚上藍光會延遲我們內部的生物鐘,但它會幫助我們在早上夾帶晝夜系統。沒有在正確的時間,正確使用的光,它已被證明是一些疾病如癌癥、糖尿病、肥胖的風險增加相關,為了滿足我們的非視覺系統提供不同的照明條件下,LED技術已經顯示出提供各種光譜的效益,可調光的水平。
然而,目前的文獻仍然存在著如何更好地量化光效應對我們非視覺系統的爭論。報告綜述了健康照明和光療的研究進展。并介紹了一種對人眼、皮膚、晶狀體和視網膜光輻射效應的定量評價方法,并對光照條件下夜間褪黑激素抑制和晝夜節律調節進行了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