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LED行業總體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而車用照明市場的高速發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推動力。看好車用照明的發展前景,汽車照明領域廠商紛紛行動,加碼布局和資本投入。為推動LED在汽車照明的應用,探討車燈前裝、后裝市場門檻,對接LED封裝廠、汽車燈具廠、汽車整車廠的產業鏈上中下游的需求,促進半導體照明產業、汽車產業的對接,提高國產器件的市場占有率。
2017年11月1日-3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暨 2017 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開幕大會在北京順義隆重召開。論壇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順義園管理委員會、北京半導體照明科技促進中心和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承辦。論壇同時得到了科技部、發改委、國標委和北京市科委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
11月2日上午,由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和寧波升譜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協辦的SSLCHINA2017:P302汽車照明與車用燈具產業峰會在北京首都機場希爾頓酒店二層31+32會議室召開。來自汽車廠商-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吉利新能源、北京汽車等,車燈企業-馬瑞利、星宇車燈、小糸車燈、海拉燈具、路熙光電、眾普森、佛達等,相關配件廠商-翌光科技、杭州浙特電子、南京艾拉丁等,LED照明企業-晶科電子、升譜光電、歐司朗、科銳、德豪潤達、鴻利智慧、飛樂音響等,汽車照明研究機構-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河海大學等單位百余人參加了參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光學/電子電器領域主管趙斌、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肖國偉主持會議。
會上,來自天津工業大學牛萍娟教授分享了對LED汽車前照燈智能化的研究與進展。
她表示,人工智能發展會經過三個階段,從計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再到現在已經進入的認知智能,車燈能看會認,能理解會思考能不能實現,這是接下來要討論的問題。從感知的角度,機器進步越來越快,與人類越來越接近。
LED作為一種新型的固態光源,具有開關速度快、發光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前照燈。汽車照明系統是汽車最主要的主動式安全裝置,但傳統汽車照明系統的局限性,給汽車駕駛帶來安全隱患。
汽車生產商們一直致力于研究更加安全的智能照明技術,發展了三代自適應大燈系統--從第一代的AFS到第二代全功能AFS,再到第三代ADB(智能遠光)。
現在主要的智能前照燈的技術領域是基于雷達和智能識別的前照燈,其可實現會車時前照燈調節、彎道時光束調節、路邊行人光束調節、提前照亮路牌區域、上下坡車燈調節照射角度、惡劣天氣車燈調節等,同時要符合歐盟ECE R123法規、ECE R48,符合我國汽車用自適應前照明系統國家標準(GB/T 30036-2013)
牛萍娟教授將汽車前照燈相關的智能技術分成三大類--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光束。
智能感知技術包括基于多目標分離和模糊判定方法的毫米波雷達目標識別、基于多特征異常檢測算法的圖像目標識別、基于時間標定數據鏈技術的多傳感器信息融合、自主開發低延遲高可靠車載智能處理系統。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遠,超過150米,波長短,受天氣影響小,但成本很高。圖象識別分辨率高,缺點是識別距離短,受光線影響大。以目前的技術來看,每種傳感器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無論是雷達方案還是攝像頭方案,都有不足之處,因此,多傳感器融合是目前的一種發展趨勢。
智能控制技術,一是在智能像素開關方面,已提出了六種智能照明場景控制模式(城市照明模式、高速公路照明模式、市郊照明模式、彎道照明模式、泊車照明模式、節能模式),另一方面是可編程的數字電源,還有一個,基于目標驅動的可重構系統。
智能光束技術,包括智能光束自由曲面反光器設計、投射式透鏡設計、相變薄膜材料智能擋板、矩陣式微陣列LED發光模組封裝技術,同時要符合國標標準GB 25991-2010、GB/T30036-2013、歐盟ECE R112法規。
汽車照明智能化涉及到的技術領域非常多,國內很多企業從芯片制備、封裝到控制,到圖像相融合方面還需進行更多的研究工作,產學研協同創新將突破LED智能前照燈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